點兩下螢幕可以啟動自動閱讀模式
被討厭的勇氣 有鼓勵才有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有鼓勵才有勇氣

哲人:在說明課題分離的時候我說過「幹涉」這個詞。也就是一種對他人的課題妄加幹涉的行為。

那麼,人為什麼會去幹涉別人呢?其背後實際上也是一種縱向關系。正因為把人際關系看成縱向關系、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會去幹涉。希望通過幹涉行為把對方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這是堅信自己正確而對方錯誤。

當然,這裡的幹涉就是操縱。命令孩子「好好學習」的父母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也許本人是出於善意,但結果卻是妄加幹涉,因為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縱對方。

青年:如果能夠建立起橫向關系,那也就不會再有幹涉嗎?

哲人:不會再有。

青年:但是,學習的例子暫且不談,如果眼前有一個非常苦惱的人,那總不能置之不理吧?這種情況也可以說一句「我若插手那就是幹涉」而什麼也不做嗎?

哲人:不可以置之不問。需要做一些不是幹涉的「援助」。

青年:幹涉和援助有什麼不同呢?

哲人:請你想一下關於課題分離的討論。孩子學習的事情,這是應該由孩子自己解決的課題,父母或老師無法代替。而幹涉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預,做出「要好好學習」或者「得上那個大學」之類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課題分離和橫向關系。在理解了學習是孩子的課題這個基礎上再去考慮能做的事情,具體就是不去居高臨下地命令其學習,而是努力地幫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夠學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應對課題的能力。

青年:這種作用並不是強制的吧?

哲人:是的,不是強制的,而是在課題分離的前提下幫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也就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直面課題的是其本人,下定決心的也是其本人。

青年:既不表揚也不批評?

哲人:是的,既不表揚也不批評。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於橫向關系的援助稱為「鼓勵」。

青年:鼓勵?……啊,以前您說過日後要對其進行說明的一個詞。

哲人:人害怕面對課題並不是因為沒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學認為這不是能力問題,純粹是「缺乏直面課題的‘勇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首先應該找回受挫的勇氣。

青年:哎呀,這不是又繞回來了嗎?結果不還得是表揚嗎?人在得到別人表揚的時候就能體會到自己有能力,繼而找回勇氣。這一點就不要固執了,請您承認表揚的必要性吧!

哲人:不承認。

青年:為什麼?

哲人:答案很清楚。因為人會因為被表揚而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

青年:您說什麼呀?!

哲人:還要我再重復一遍嗎?人越得到別人的表揚就越會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請你好好記住這一點。

青年:哪裡有那種傻瓜呀?!正相反吧?隻有得到了表揚才會感覺自己有能力。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哲人:不對。假如你會因為得到表揚而感到喜悅,那就等於是從屬於縱向關系和承認「自己沒能力」。因為表揚是「有能力的人對沒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評價」。

青年:但是……但是,這還是難以接受!

哲人:如果以獲得表揚為目的,那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你不就一直因為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而感到厭煩嗎?

青年:哎……哎呀,這個嘛。

哲人:首先應該進行課題分離,然後應該在接受雙方差異的同時建立平等的橫向關系。「鼓勵」則是這種基礎之上的一種方法。

© 本站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幫助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