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兩下螢幕可以啟動自動閱讀模式
窮查理寶典 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學習和決策方法- 窮查理寶典

——查理·芒格

雖然主要是靠自學,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新聞、出版、印刷、慈善、公共服務、科學、外交和發明等不同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富蘭克林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他的性格——尤其是他勤奮工作的勁頭,還有他永不滿足的求知慾望和從容不迫的行為方式。除此之外,他頭腦聰明,樂於接受新事物,所以每當選擇新的鑽研領域,他很快就能融會貫通。查理·芒格將富蘭克林視為最大的偶像並不奇怪,因為芒格主要也是靠自學成材,而且也擁有許多富蘭克林的獨特品格。就像富蘭克林那樣,查理本人也是一個未雨綢繆、富有耐心、律己嚴厲和不偏不倚的超級大師。他充分利用這些特性,在個人生活和生意場上——尤其是在投資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對查理來說,成功的投資只是他小心謀劃、專註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產品。沃倫?巴菲特曾經說:「查理能夠比任何活著的人更快、更準確地分析任何種類的交易。他能夠在60秒之內找出令人信服的弱點。他是一個完美的合伙人。」巴菲特為什麼會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呢?答案就在於芒格獨創的生活、學習和決策方法——這也是本章的主題。本章正式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們作點簡單的介紹:考慮到查理的方法十分複雜,我們無意將接下來的內容編成「怎麼做」課程,以供有抱負的投資者參考,而是對「他看上去是怎麼做的」進行概述。我們在這裡的目標是展示查理方法的基本輪廓,讓你能夠更好地理解本書剩下篇章中的大量細節。如果你急於了解具體的方法,「芒格主義:查理的即席談話」和「查理十一講」——這兩章包含了大量出自查理自己手筆的文字——就各種各樣的領域提出了「怎麼做」的具體建議。在本章,能做到呈現查理在考慮投資時運用的思維過程,然後再扼要地指明他的投資指導方針,我們就很滿足了。

(插文)作為生態系統的商業世界

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存在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約翰·繆爾

「我發現把自由的市場經濟——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場經濟——當做某種生態系統是很有用的思維方式。動物在合適的地方能夠繁衍,同樣地,人只要在社會上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位置,也能夠做得很成功。

「可惜能這麼想的人不多,因為早在達爾文時代以來,工業大亨之類的人就認為,適者生存的法則證明他們確實擁有過人的能力。但實際上,經濟確實很像生態系統,它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商業世界,我們往往會發現,取勝的系統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個或幾個變數上走到近乎荒謬的極端——比如說好市多倉儲超市。」


芒格進行商業分析和評估的「多元思維模型」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你知道諺語是怎麼說的:『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笨辦法。」

查理的投資方法和大多數投資者所用的較為粗陋的系統完全不同。查理不會對一家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膚淺的獨立評估,而是對他打算要投資的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作出全面的分析。他將他用來作出這種評估的工具稱為「多元思維模型」。他在幾篇講稿(尤其是第二、第三和第四講)中詳細地討論了這些模型,它們是一個收集和處理信息、並依照信息行動的框架。它們借用並完美地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這些學科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查理採用「生態」投資分析法的無懈可擊的理由是:幾乎每個系統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若要理解這樣的系統,就必須熟練地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正如約翰·繆爾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的現象時所說的:「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存在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查理試圖發現與他的每個投資項目相關的宇宙,他所用的方法是牢牢地掌握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候選待投資公司內部及外部環境相關的因素。只要得到正確的收集和組織,他的多元思維模型(據他估計,大概有100種)便能提供一個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質和目標的非凡洞察力。我們在本章中更想指出的是,他的模型提供的分析結構使他能把紛繁複雜的投資問題簡化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這些模型中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工程學的冗餘備份模型,數學的複利模型,物理學和化學的臨界點、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以及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

這種廣譜分析法能夠讓人更好地理解許多和候選投資公司相關的因素是怎樣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有時候,這種理解會揭示出更隱秘的情況,也就是會產生「波浪效應」或者「溢出效應」。在其他時候,這些因素聯合起來可能會創造出或好或壞的巨大「lollapalooza效應」。通過應用這個框架,查理得到了與絕大多數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分析方法。他的方法接受了投資問題本質上非常複雜的現實,他不知疲倦地對投資問題進行科學的探討,而不是傳統的「調查」,他為它們進行充分的準備和廣泛的研究。

查理在進行投資評估時採用的「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方法在商業世界中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種方法是他原創的。查理找不到現成的方法來解決這個任務,所以他費勁地自創了大部分通過自學得來的系統。說他「自學」並非誇大其辭,他曾經說:「直到今天,我從來沒在任何地方上過任何化學、經濟學、心理學或者商學的課程。」然而這些學科——特別是心理學——卻構成了他的系統賴以立足的基礎。

正是這種通過驚人的才智、耐心和數十年的相關經驗支撐起來的這種標誌性方法,使得查理成為備受巴菲特看重的商業模式識別大師。他就像一名國際象棋特級大師,通過邏輯、本能和直覺決定最具前景的投資「棋步」,同時又給人一種幻覺,似乎他的洞察力是輕易得來的。但請別弄錯了:這種「簡單」惟有在到達理解的漫長旅途的終點——而非起點——才會到來。他獨到的眼光得來不易:那是他畢生鑽研人類行為模式、商業系統和許多其他科學學科的產物。

(插文)L·O·L·L·A·P·A·L·O·O·Z·A效應

當然,芒格為那些相互強化並極大地放大彼此效應的因素而發明的片語就是「lollapalooza效應」。

——亨利·愛默生,《傑出投資者文摘》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記住,這100種模型往往能夠帶來特別大的力量。當幾個模型聯合起來,你就能得到lollapalooza效應;這是兩種、三種或四種力量共同作用於同一個方向,而且你得到的通常不僅僅是幾種力量之和。那就像物理學裡面的臨界質量,當你達到一定程度的質量,你就能引發核爆炸——而如果你沒有達到那種質量,你將什麼也得不到。有時候各種力量只是簡單地相加,有時候它們會在臨界點或者臨界質量的基礎上聯合起來。

更為常見的情形是,這100種模型帶來的各種力量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衝突的。所以你將會面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境況。如果你不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如果你以為魚與熊掌可以兼得,那麼你就太傻了。對於需要高級思維的活動,你這種頭腦不清對於旁人而言就變成了一種風險。你必須辨認出這些事情之間的關係。你必須意識到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的那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他說:「生活無非就是一個接一個的聯繫。」所以你必須擁有各種模型,你必須弄清楚各種模型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的效應。

——《傑出投資者文摘》,1997年12月29日

查理認為未雨綢繆、富有耐心、律己嚴厲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導原則。不管周圍的人怎麼想,不管自己的情緒有什麼波動,他永不背離這些原則,儘管許多人都認為「做人要懂得隨機應變」。這些原則若是得到堅定不移的遵守,便能產生最著名的芒格特徵之一:不要非常頻繁地進行買賣。和巴菲特相同,芒格認為,只要幾次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所以當查理喜歡一家企業的時候,他會下非常大的賭注,而且通常會長時間地持有該企業的股票。查理稱之為「坐等投資法」,並點明這種方法的好處:「你付給交易員的費用更少,聽到的廢話也更少,如果這種方法生效,稅務系統每年會給你1%—3%的額外回報。」在他看來,只要購買三家公司的股票就足夠了。所以呢,查理願意將大比例的資金投給個別「受關注」的機會。沒有哪家華爾街機構、哪個理財顧問或者哪個開放式基金的經理會作出這樣的宣言!

既然查理取得了成功,而且也得到巴菲特的稱讚,為什麼其他人並沒有更多地使用他的投資技巧呢?也許答案是這樣的:對大多數人來說,查理的跨學科方法真的太難了。此外,很少投資者能夠做到像查理那樣,寧願顯得愚蠢,也不願隨「大流」。查理堅持不偏不倚的客觀態度,他能夠冷靜地逆流行觀點的潮流而上,一般投資者很少擁有這種素質。儘管這種行為往往會顯得固執或反叛,但查理的為人決不是這樣的。查理只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斷,即使那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左。很少有人看得出查理這種「獨狼」性格是他在投資界取得優異業績的原因。但實際上,性格主要是天生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性格,那麼他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聰明,閱歷再豐富,也未必能夠成為像查理·芒格這麼偉大的投資家。我們在本書其他的篇章中將會看到,先天的性格也是查理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插文)紀律和耐心泰德·威廉姆斯的77格擊球區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查理·芒格

在進行投資時,我向來認為,當你看到某樣你真正喜歡的東西,你必須依照紀律去行動。為了解釋這種哲學,巴菲特或芒格喜歡用棒球來打比方,我覺得特別受啟發,雖然我本人根本不算棒球專家。泰德·威廉姆斯是過去70年來惟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在《擊球的科學》中,他闡述了他的技巧。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棒球那麼大的格子。只有當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時,他才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為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作為一個證券投資者,你可以一直觀察各種企業的證券價格,把它們當成一些格子。在大多數時候,你什麼也不用做,只要看著就好了。每隔一段時間,你將會發現一個速度很慢、線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愛的格子中間的「好球」,那時你就全力出擊。這樣呢,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極大地提高你的上壘率。許多投資者的共同問題是他們揮棒太過頻繁。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受「機構行為鐵律」所驅使的專業投資者,他們都有這種傾向;這種「機構行為鐵律」的某一變種也是讓我離開同時做長線和短線投資的對沖基金的原因。然而,另外一個與揮棒太過頻繁相對立的問題也同樣有害於長期的結果:你發現一個「好球」,卻無法用全部的資本去出擊。

——Louis Li,LL投資合夥公司

在2004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有個年輕的股東問巴菲特怎樣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巴菲特分享了他的想法之後,查理插話說:「別吸毒。別亂穿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許多人以為他這個貌似調侃的回答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這句話確實很幽默),但實際上它如實反映了查理在生活中避免麻煩的普遍觀點和他在投資中避免失誤的特殊方法。

查理一般會先注意應該避免什麼,也就是說,先弄清楚應該別做什麼事情,然後才會考慮接下來要採取的行動。「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啦。」這是查理很喜歡的一句妙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生意場上,查理避開了「棋盤」上那些無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有利可圖的區域,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查理努力將各種複雜的情況簡化為一些最基本、最客觀的因素。然而,在追求理性和簡單的時候,查理也小心翼翼地避免他所說的「物理學妒忌」,就是人類那種將非常複雜的系統(比如說經濟系統)簡化為幾道牛頓式普遍公式的傾向。他堅定地擁護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本傑明·格拉漢姆的影響告誡:「科學理論應該儘可能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單。」查理自己也說過:「我最反對的是過於自信、過於有把握地認為你清楚你的某次行動是利大於弊的。你要應付的是高度複雜的系統,在其中,任何事物都跟其他一切事物相互影響。」

另外一個本傑明——格拉漢姆,不是富蘭克林——也對查理的投資觀念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格拉漢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中最具生命力的觀念之一是「市場先生」。在一般情況下,市場先生是一個脾氣溫和、頭腦理智的傢伙,但有時候他也會受到非理性的恐懼或貪婪的驅使。格拉漢姆提醒投資者,對於股票的價值,要親自去作出客觀的判斷,不能依賴金融市場常見的躁狂抑鬱的行為。同樣地,查理認為,即使是那些最有能力、最有幹勁的人,他們的決定也並不總是基於理性作出的。正因為如此,他把人類作出錯誤判斷的某些心理因素當做能用於判斷投資機會的最重要的思維模型: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我已經養成了使用雙軌分析的習慣。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當大腦處於潛意識狀態時,有哪些潛意識因素會使大腦自動以各種方式形成雖然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前一種做法是理性分析法——就是你在打橋牌時所用的方法,認準真正的利益,找對真正的機會,等等。後一種做法是評估那些造成潛意識結論——大多數是錯誤的——的心理因素。」(關於這個問題,更詳細的討論請參考第十一篇講稿,查理在講稿中用心理學的思維模型闡明了人類作出錯誤判斷的25種常見誘因。)

很明顯,到目前為止描述過的各種方法都不可能在大學課堂或者華爾街學到。它們是查理為了滿足他自己獨特的要求而憑空創造出來的。如果給它們起一個共同的名字,那應該是這樣的:「迅速殲滅不該做的事情,接著對該做的事情發起熟練的、跨學科的攻擊,然後,當合適的機會來臨——只有當合適的機會來臨——就採取果斷的行動。」努力去培養和堅持這種方法值得嗎?查理是這麼想的:「如果你把自己訓練得更加客觀,擁有更多學科的知識,那麼你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能夠超越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再說了,那樣還能賺到很多錢,我本人就是個活生生的證據。」

芒格的投資評估過程

「最重要的觀念是把股票當成企業的所有權,並根據它的競爭優勢來判斷該企業的持有價值。如果該企業未來的貼現現金流比你現在購買的股票價格要高,那麼這個企業就具有投資價值。當你佔據優勢的時候才採取行動,這是非常基本的。你必須了解賠率,要訓練你自己,在賠率有利於你時才下賭注。我們只是低下頭,盡最大努力去對付順風和逆風,每隔幾年就摘取結果而已。」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查理投資的項目並不多。也許IBM的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的話最好地概括了查理的方法。托馬斯·沃森說:「我不是天才。我有幾點聰明,我只不過就留在這幾點裡面。」查理最清楚他的「點」:他小心翼翼地划出他的能力圈。為了停留在這些圈子之內,他首先進行了基本的、全面的篩選,把他的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而且好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正如他所說的:「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為了確定「可以投資」的潛在項目,查理先選定一個容易理解的、有發展空間的、能夠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不難理解,能通過這第一道關卡的公司很少。例如,許多投資者偏愛的製藥業和高科技行業就直接被查理歸為「太難理解」的項目,那些大張旗鼓宣傳的「交易」和公開招股則立即被劃入「不能投資」的項目。那些能夠通過第一道關卡的公司還必須接受查理思維模型方法的篩選。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很費勁,但也很有效果。查理討厭「披沙揀金」,也就是從一大堆沙子里淘洗出幾粒小小的金子。他要用「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的方法,去尋找別人尚未發現的、有時候躺在一眼就能看見的平地上的大金塊。

在整個詳盡的評估過程中,查理並非數據資料的奴隸:他將各種相關因素都考慮在內,包括企業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它所處的行業情況,即使這些因素很難被識別、測量或者化約為數字。不過呢,查理的縝密並沒有讓他忘記他的整體的「生態系統觀」:有時候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某個因素(他最喜歡舉好市多倉儲超市為例子)能夠使那單個因素變得具有與其自身不相稱的重要性。

對待那些財務報告和它們的會計工作,查理總是持中西部特有的懷疑態度。它們至多是正確地計算企業真實價值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他要額外檢查的因素似乎有無窮多,包括當今及未來的制度大氣候,勞動力、供應商和客戶關係的狀況,技術變化的潛在影響,競爭優勢和劣勢,定價威力,環境問題,還有很重要的潛在風險變為現實的可能性(查理知道沒有無風險的投資項目這種東西,他尋找的是那些風險很小、而且容易理解的項目)。他會根據他自己對現實的認識,重新調整財務報表上所有的數字,包括實際的自由現金或「所有者」現金、產品庫存和其他經營性資本資產、固定資產,以及諸如品牌聲譽等通常被高估的無形資產。他也會評估股票期權、養老金計劃、退休醫療福利對現今和將來的真實影響。他會同樣嚴格地審查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部分。例如,在適當的情況下,他也許會認為像保險浮存金——可能許多年也無需賠付出去的保費收入——這樣的負債更應該被視為資產。他會對公司管理層進行特別的評估,那可不是傳統的數字運算所能囊括的——具體來說,他會評估他們的「能幹、可靠和為股東考慮」的程度。例如,他們如何分配現金?他們是站在股東的角度上聰明地分配它嗎?還是付給他們自己太多的酬勞?或是為了增長而盲目地追求增長?

(插文)沃倫和查理論「護城河」

巴菲特:「那麼,讓我們來把護城河、保持它的寬度和保持它不被跨越作為一個偉大企業的首要標準。我們告訴我們的經理,我們想要護城河每年變寬。那並不意味著今年的利潤將會比去年的多,因為有時候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護城河每年都變寬,企業的經營將會非常好。當我們看到的是一條很狹窄的護城河——那就太危險了。我們不知道如何評估那種情況,因此,我們就不考慮它了。我們認為我們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護城河。我們認為那些經理正在加寬它們。查理你說呢?」

芒格:「你還能講得比這更好嗎?」

巴菲特:「當然。請給這位先生來點花生糖。」

——錄自200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

除此之外,他還試圖從方方面面——包括產品、市場、商標、僱員、分銷渠道、社會潮流等等——評估和理解企業的競爭優勢以及這種優勢的持久性。查理認為,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該企業的「護城河」,是保護企業免遭入侵的無形溝壕。優秀的公司擁有很深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不斷加寬,為公司提供長久的保護。持有這種獨特觀點的查理謹慎地權衡那些長期圍困大多數公司的「競爭性毀滅」力量。芒格和巴菲特極其關注這個問題:在漫長的經商生涯中,他們了解到,有時是很痛苦地了解到,能夠歷經數代而不衰的企業非常少。因此,他們努力識別而且只購買那些有很大機會擊敗這些圍攻力量的企業。

最後,查理會計算整個企業的真正價值,並在考慮到未來股權稀釋的情況下,去確定和市場的價格相比,每股的價值大約是多少。後面這種比較是整個過程的目標——對比價值(你得到的)和價格(你付出的)。關於這方面,他有個著名的觀點:「(購買)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購買)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巴菲特經常說,是查理讓他更加堅信這種方法的智慧:「查理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我是後來才明白的。」查理的睿見幫助巴菲特擺脫純粹的本傑明·格拉漢姆式投資,轉而關注一些偉大的企業,比如《華盛頓郵報》、政府職員保險公司(GEIGO)、可口可樂、吉列等等。

查理雖然極其仔細,但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有時候深受無關緊要的細節和旁騖之害。查理在分析的過程中會逐步排除一些投資變數,就像他排除其他變數那樣。等到分析結束時,他已經將候選投資項目簡化為一些最顯著的要素,也完全有信心決定到底要不要對其進行投資。價值評估到最後變成了一種哲學的評估,而不是數學的衡量。在分析本身和查理畢生積累的經驗及其在認知模型方面的技巧的共同作用之下,他最終能夠得到一種投資「感覺」。

到了這個時候,剩下的必定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候選投資公司。但查理並不會立刻衝出去購買它的股票。他知道在正確地評估股票的價值之後,還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買入,所以他會進行更精細的篩選,也就是「扣動扳機之前」的檢查。當需要短時間內完成評估(他稱之為「急診」)的時候,這種方法特別有用。檢查清單上的項目如下:目前的價格和成交量是多少?交易行情如何?經營年報何時披露?是否存在其他敏感因素?是否存在隨時退出投資的策略?用來買股票的錢現在或將來有更好的用途嗎?手頭上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嗎?或者必須借貸?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是多少?諸如此類。

(插文)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總是取決於付出的價格。它在某個價格會很大,在其他一些價格會很小,而價格更高時,它便不復存在。

——本傑明·格拉漢姆

(關於安全邊際,查理經常說,投資者能夠從工程學的「冗餘思維模型」中獲益。工程師設計橋樑時,會給它一個後備支撐系統以及額外的保護性力量,以防倒塌——投資策略也應該如此。

查理這種詳盡的篩選過程需要很強的自制力,而且會造成長時間沒有明顯的「行動」。但正如查理所說:「對於提出並完善投資策略或者執行這種策略來說,勤奮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就查理和沃倫而言,勤奮工作一直在進行,不管它是否會促使他們決定投資——通常不會。他們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要多,這種習慣絕對不是偶然的。這是每個行業真正的大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紀律和耐心的混合物:一種絕不妥協的「把手上的牌打好」的決心。就像世界級的橋牌大師理查德·薩克豪瑟那樣,查理在意的並不是他本人是否能贏牌,而是是否能把手上的牌打好。儘管在芒格和巴菲特的世界裡,糟糕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有些結果並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但準備不足和倉促決策是不可原諒的,因為這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在稀有的「黃金時機」,如果所有條件都剛剛好,查理決定要投資,那麼他很可能會決心下很大的賭注。他絕不會小打小鬧,或者進行「小額的投機性的投資」。這類行為包含著不確定性,然而查理為數極少的投資行為卻絕不是不確定的。正如他說過的,他的投資行為「結合了極度的耐心和極度的決心」。查理自信的來源並非誰或者多少人同意或反對他的觀點,而是客觀地看待和衡量自己的能力。這種自知之明使他在衡量他的實際知識、經驗和思維的正確性時,能夠擁有一種罕見的客觀態度。在這裡,我們再次看到,良好的個性素質——自律、耐心、冷靜、獨立——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缺乏這些品質,查理恐怕不可能取得如此傑出的投資業績。

查理這種偉大的商業模式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可以從他推薦的閱讀書目(見附錄)中看出一些端倪。《槍炮、病菌與鋼鐵》《自私的基因》《冰河世紀》和《達爾文的盲點》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關注前面提到的「競爭性毀滅」問題,研究為什麼有些事物能夠適應環境,存活下來,甚至在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佔據統治地位。當這個主題被應用於投資選擇時,芒格偏愛的企業就出現了:有些是通過消滅競爭對手而達到繁榮的企業(就像《自私的基因》裡面描繪的),有些是通過合作而興旺的企業(《達爾文的盲點》)。我們再次看到,查理能夠熟練地應用許多學科的知識:有多少投資者能夠像查理經常做的那樣,考慮到如此之多、如此之複雜的因素呢?簡要舉幾個例子,他經常思考的因素包括「轉換」——比如熱力學的定律跟經濟學的定律有何相似之處(例如紙張和石油如何變成一份投遞到門口的報紙),心理傾向和激勵因素(尤其是它們創造的極端行為壓力,無論是好的壓力還是壞的壓力),以及基本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性(諸如「護城河」之類的正面因素和競爭性毀滅的破壞之間持續不斷而且往往非常致命的相互影響)。查理極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不同的學科,所以能夠在投資時考慮到許多普通人不會考慮的因素,就這方面而言,也許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插文)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

價值投資者往往會招致別人的懷疑,美國幾次精明的土地收購就是這樣的。1803年,托馬斯·傑弗遜政府花費1500萬美元和拿破崙的法國政府達成了路易斯安那交易,平均每英畝土地的價格是2.9美分。1867年,美國政府用價值720萬美元的黃金向俄羅斯收購了阿拉斯加地區,每英畝土地的價格大約是2.5美分,這在當時被稱為「錫瓦德的愚蠢交易」。相比之下,在2006年,阿拉斯加交易所涉及土地的價格等於16700億美元,根據美國獲得的石油、礦產價值和戰略優勢來衡量的話,這樁交易當然不是愚蠢的。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查理的總體思維方式和他的投資思維方式。為了繼續關注「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將會使用他推崇的「檢查清單」檢驗法來再次展現他的方法(若要了解查理本人關於價值和檢查清單的重要性的說法,請參見第四章的第五講和第320頁)。然而,要注意的是,查理當然不會按照清單上的次序逐一應用下面這些原則,這些原則出現的先後也跟它們的重要性無關。每個原則都必須被視為整個複雜的投資分析過程的一部分,就像整幅馬賽克圖案中每個單獨的小塊那樣。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查理的總體思維方式和他的投資思維方式。為了繼續關注「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將會使用他推崇的「檢查清單」檢驗法來再次展現他的方法(若要了解查理本人關於價值和檢查清單的重要性的說法,請參見第四章的第五講和第320頁)。然而,要注意的是,查理當然不會按照清單上的次序逐一應用下面這些原則,這些原則出現的先後也跟它們的重要性無關。每個原則都必須被視為整個複雜的投資分析過程的一部分,就像整幅馬賽克圖案中每個單獨的小塊那樣。

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測量風險(尤其是信用的風險)開始

測算合適的安全邊際

◆ 避免和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交易

◆ 堅持為預定的風險要求合適的補償

◆ 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 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本金持續虧損

獨立——「惟有在童話中,皇帝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 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

◆ 記住,你是對是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惟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 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 準備——「惟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 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 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 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 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 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 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 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慾望

◆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嚴格分析——使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 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 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 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濟或者證券分析家

◆ 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 要朝前想、往後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耐心——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 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 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 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時,要堅決地採取行動

◆ 當別人貪婪時,要害怕;當別人害怕時,要貪婪

◆ 機會來臨的次數不多,所以當它來臨時,抓住它

◆ 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改變——在生活中要學會改變和接受無法消除的複雜性

◆ 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 不斷地挑戰和主動地修正你「最愛的觀念」

◆ 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它——尤其當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專註——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 記住,聲譽和正直是你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且能夠在瞬間化為烏有

◆ 避免妄自尊大和厭倦無聊的情緒

◆ 別因為過度關心細節而忽略了顯而易見的東西

◆ 千萬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 直面你的大問題,別把它們藏起來

自從人類開始投資以來,他們就一直在尋找能夠快速致富的神奇公式或者捷徑。正如你已經看到的,查理的優異業績並非來自一道神奇公式或者某些商學院教導的體系,它來自查理所說的「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思維方式的追求」,通過一絲不苟的準備進行「預付」的意願,以及他跨學科研究模式的非凡後果。總而言之,它來自查理最基本的行為守則,最根本的人生哲學:準備、紀律、耐心、決心。每個因素都是互不相干的,但它們加起來就變成了威力強大的臨界物質,能夠催化那種因芒格而聞名的lollapalooza效應。

最後,簡單來講一下這篇概述芒格投資哲學的文章極其關注「買什麼」而極少關注「何時賣」的原因。芒格親自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答,下面這段話很好地概述了高度集中專註的「芒格學派」的投資哲學:

「我們偏向於把大量的錢投放在我們不用再另外作決策的地方。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麼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你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就可以安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如同他的偶像本傑明·富蘭克林那樣,查理·芒格努力培養並完善了他獨特的生活和經商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以及終生培養和維護的良好習慣,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插文)查理的總結

「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聰明呢?這跟與生俱來的性格有部分的關係。有些人的性格並不適合投資。他們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憂心忡忡。但如果你擁有好的性格,在這裡主要是指非常有耐心,又能夠在你知道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麼你就能通過實踐和學習逐漸了解這種遊戲。很明顯,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我還沒發現有誰能夠很快做到這一點。作為投資者,沃倫·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時好得太多了,我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滿足於已經擁有的知識,我們的業績會比現在差得多。所以訣竅就在於不斷學習,而且我不認為那些不享受學習過程的人能夠不斷地學習。」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由於深受故鄉(美國中西部)文化的影響,查理·芒格向來是誠實和正直的同義詞。正如查理曾經說過的:「做正確的事情能給個人的品格和事業帶來很大的好處。」查理有多麼誠實和正直,他的女兒溫蒂最有發言權。溫蒂說,在水門事件發生之後,她很同情理查德·尼克松的女兒,因為大家都知道她們的父親品行有虧。「我完全相信我爸爸不會讓我們陷入相同的處境。我無法告訴你那給我的感覺有多麼好。」

我們曾經找到傳奇的債券投資專家比爾·格羅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問他如何評價查理的誠實。他的回答是這樣的:「如果東海岸和西海岸同時被海水淹沒,不管是由於風暴、地震還是道德淪喪,芒格的奧馬哈將依然會存在。應該用衛星將查理的道德標準播送到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以便防止未來再出現安然或世通之類的醜聞。

「查理和沃倫是極好的榜樣和教師,對青年人來說更是如此。阿爾伯特·施威策爾說:『榜樣在教學中不是主要的東西——它是惟一的東西。』在持續終生的商業『賽跑』中,查理和沃倫不但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沿途還從來不抄近道。

「人們無法在金融界找出比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更具榜樣意義的誠實人物。他們的年報就像傳奇,不僅講述了真正的投資智慧,而且在有必要時也不憚於自責。」

瑞克·格倫是查理的老友和商業夥伴,他補充說:

「我曾有兩次看到查理在商業交易中付出了比他需要支付的金額更多的錢。第一次是在我們收購一家企業的時候,當時有兩位老太太持有該企業發行的債券,我們本來很容易以遠低於面值的價格收購這些債券——但是查理卻按照面值給她們錢。第二次是在我需要一些現金去做另外一項投資的時候。當時我想要把我們合資成立的公司的一半股權賣給他,他說你開個價——我說13萬美元,他說不行,23萬美元才對,他真給了我那麼多錢。這給查理抓到機會說出一句他非常喜歡的台詞:『我是對的,你很聰明,遲早你將會明白我是對的。』當然啦,他這兩點都說對了——他給出的價格確實更準確,而我最終也確實明白了這一點。

「在股票交易所佔價格低廉的股票便宜是一回事,但是占合伙人或者老太太便宜是另外一回事——這是查理絕對不會做的事。」

查理論誠實:在2004年西科年會上的講話

「過去坐在我今天所坐椅子上的是路易斯·文森狄,他以前曾經說:『如果你說真話,你就不用記住你的謊言啦。』我們不想搞得太複雜,所以總是說實話。由於擁有如此之多長期以來不離不棄的股東,我們無需為哪個季度的盈利上漲或下跌而煩惱——至少我們無需在乎它們給股東造成的影響。我們顯然喜歡盈利多過喜歡虧損,但我們並不願意操控任何東西來讓某些季度的業績顯得更好看一些,那麼做和我們的道德標準相差太遠了。

「就過往的情況來看,我認為這個地方比絕大多數地方都更加努力地爭取做到理性。而且我認為它比絕大多數地方更加努力地去爭取做到有道德——這意味著說真話,不亂搞。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有175000名員工,大概有這麼多人,我坐在這裡,我敢打賭,他們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正在做讓我感到非常懊惱的事情。然而,儘管有些人會亂來,我們公司在過去幾十年里很少遇到什麼訴訟或者醜聞之類的事情。人們注意到了這一點。

「我們認為,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做了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不會造成損失,你也不應該去做。你應該有一條底線。你心裡應該有個指南針。所以有很多事情你不會去做,即使它們完全是合法的。這就是我們試圖做到的經營方式。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由此而得到太多的讚譽,因為我們很早就知道,這種經營方式能讓我們賺更多的錢。而由於我們對此十分了解,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有資格被視為道德高尚的人。

「當然,要了解自己的動機是很難的。但我願意相信,就算這種經營方式並沒有給我們帶來許多經濟上的好處,我們也會這樣做好。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有機會證明這一點。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由於固守道德而賺到更多的錢。在我們看來,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對的。他並沒有說誠實是最好的道德品質,他說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我沒有什麼要補充的」第一篇

有時候,查理會向他的聽眾提出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或者在被問到很難回答的問題時置之不理。他說他這麼做是為了鼓勵聽眾親自去「尋找」答案,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他們發現的信息。查理說他父親從前常常對他使用這種技巧,讓他到今天還受用不盡。

為了履行通過這本書來展現查理的智慧和妙語的承諾,我們覺得有責任和義務來回答查理長久以來留給我們去「尋找」答案然而我們又未能徹底掌握的謎團和問題。

我們先從1994年10月6日查理在哈佛教職員俱樂部發表題為「人類誤判心理學」的演講時的一個問題開始:

問:你提到沃倫·巴菲特對待公開競拍的原則——「別去」。然後你還說:「我們也不參加封閉式投標拍賣(亦即招標),不過那是出於另外一個原因,一個薩克豪瑟會理解的原因。」

薩克豪瑟——他是哈佛教授,也是橋牌高手。封閉式投標拍賣的問題與公開競拍不同,贏得拍賣的往往是那些犯了技術錯誤的人,殼牌花兩倍價錢買下貝爾里奇石油公司的情況就是如此。在公開競拍的拍賣會上,你付的價錢不可能是你擊敗的對手的兩倍。你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遇到別的問題。但封閉式投標拍賣使人們容易犯下定錯價的大錯。

(你可以在全書各章找到更多的「我沒有什麼要補充的」的時刻。)

© 本站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幫助請聯繫我們。
مقاطع سكس لبناني gokkoya.com كارتون سكس www sxe vidoes com indiandesiclips.com monster sex video real sex in india porndigger.mobi ramya krishnan images indian pornvideos newcooltube.mobi tube99 hindi audio xnxx.com justfreeporn.mobi desi upskirt
ستات العين ملت bfxll.com سكس ياسمين الخطيب قصص نيك الارشيف arabic-porn.com جوهره سكس افلام سكس عواجيز fransizporno.com نيك قطار mallu sex videos dunato.mobi xha master 24 oras news update onlineteleserye.net ang probinsyano jan 27 2022
hindiliks4u pakistanixxx.org fucking in hindi سكس اغتصاب في المطبخ pornfixy.com مناظر ساخنة lungi gay sex cumshotporntrends.com eroserotica xvideo.2 porndotcom.net telugusexvideous indian office quickie lunoporn.net hardcore sex for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