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兩下螢幕可以啟動自動閱讀模式
鹿鼎記 第二十三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與此圖皆可傳(2)- 鹿鼎記

學得幾天,又懶了起來,忽然想起到雙兒:「這小丫頭武功不弱,大可對付得了這兩個姑娘,我只須叫雙兒在身邊保駕便是,不用自己學武功了。」轉念又想:「我自己使本事拿住那綠衣姑娘,香香她的面孔,這才夠味。叫雙兒點了她穴道,我再去香面孔,太也沒種,這綠衣姑娘更加要瞧我不起。而且叫好雙兒做這等事,她縱然聽話,心裡一定難過,我也不能太對她不住了。就算兩人的臉孔都香,公平交易,她二人也必都不喜歡。」終於強打精神,又學招式。

這天澄觀說道:「師叔,你用心學這種武功,其實……其實沒有什麼用處的。你這樣拿在我身上,倘若我內力不吐,你的手腕……你的手腕就這個……那個……」韋小寶笑道:「我的手腕就這個地個喀喇一響,斷之哀哉了。」澄觀道:「你老望安,我是決不會對你使上內勁的,師侄萬萬不敢。不過師侄之見,還是從頭自少林長拳學起,循序漸進,才是正途。」韋小寶道:「咱們練的招式為什麼不是正途?」澄觀道:「這些招式沒有內功根基。遇上了高手,不論變化多麼巧妙,總不免一敗塗地。只有對付那兩位女施主,才有用處。」

韋小寶笑道:「那好極了,我就是要學來對付這位女施。」

澄觀向著他迷惘瞪視,大惑不解,說道:「倘然今後師叔再不遇到那兩位女施女,這番功夫心血,豈不是費了?又耽誤了正經練功的時日。」

韋小寶搖頭道:「我倘若遇不到這位女施主,那是非死不可,練了正經功夫,又有什麼用?」澄觀說的是「那兩位女施主」,韋小寶說的卻是「這位女施女」。

澄觀更是奇怪,問道:「師叔是不是中了那女施的毒,因此非找到她來取解藥不可,否則的話,就會性命難保?」韋小寶心道:「我說的是男女風話,這老和尚卻夾纏到哪裡去了?」正色道:「正是,正是。我中了她的毒,這毒鑽入五臟六腑,全身骨髓,非她本人不解。」澄觀「啊喲」一聲,道:「本寺澄照師弟善於解毒,我去請他來給師叔瞧瞧。」韋小寶忍笑道:「不用,不用,我所中的是慢性毒,只有她本人才是解藥,旁的人誰都不管用。澄照老和尚更加沒用。」澄觀點頭道:「原來只有她本人才有解藥。」韋小寶說「只有他本人才是解藥」,澄觀誤作「只有她本人才有解藥」,一字之差,意思大不相同。老和尚心下擔憂,喃喃自語:「唉,師叔中了這位施主的獨門奇毒,幸虧是慢性的……」

那女郎武功招式繁多,澄觀所擬的拆法也是變化不少,有些更頗為艱難,韋小寶武功全無根柢,一時又怎學得會?他每日里和澄觀過招試演,往往將這個白須皓然的老僧,當作了是那紅顏綠衫的女郎,有時竟然言語輕佻,出手溫柔,好在澄觀一概不懂,只道這位小師叔妙悟佛法,禪機深湛,自己蠢笨,難明精詣。

這一日兩人正在禪房中談論二女的刀法,般若堂的一名執事僧來到門外,說道:「方丈大師有請師叔祖和師伯,請到大殿敘話。」

兩人來到大雄寶殿,只見殿中有數十名外客,或坐或站,方丈晦聰禪師坐在下首相陪。上首坐著三人。第一人是身穿蒙古服色的貴人,二十來歲年紀;第二人是個中年喇嘛,身材幹枯,矮瘦黝黑;第三人是個軍官,穿戴總兵服色,約莫四十來歲。站在這三人身後的數十人有的是武官,有的是喇嘛,另有數十人穿著平民服色,眼見個個形貌健悍,身負武功。

晦聰方丈見韋小寶進殿,便站起身來,說道:「師弟,貴客降臨本寺。這位是蒙古葛爾丹王子殿下,這位是西藏大喇嘛昌齊大法師。這位是雲南平西王麾下總兵馬寶馬大人。」轉身向三人道:「這位是老衲的師弟晦明禪明。」


眾人見韋小寶年紀幼小,神情賊忒嘻嘻,十足是個浮滑小兒,居然是少林寺中與方丈並肩的禪師,均感訝異。葛爾丹王子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這位小高僧真是小得有趣,哈哈,古怪,古怪。」韋小寶合十道:「阿彌陀佛,這位大王子真是大得滑稽,嘻嘻,希奇,希奇!」葛爾丹怒道:「我有什麼滑稽希奇?」韋小寶道:「小僧有什麼有趣古怪,殿下便有什麼滑稽希奇了,難兄難弟,彼此彼此,請請。」說著便在晦聰方丈的下首坐下,澄觀站在他身後。

眾人聽了韋小寶說話,都覺莫測高深,心中暗暗稱奇。

晦聰方丈道:「三位貴人降臨本寺,不知有何見教?」昌齊喇嘛道:「我們三人在道中偶然相遇,言談之下,都說少林寺是中原武學泰山北斗,好生仰慕。我們三人都僻處邊地,見聞鄙陋,因此上一同前來寶寺瞻仰,得見高僧尊范,不勝榮幸。」他雖是西藏喇嘛,卻說得好一口北京官腔,清脆明亮,吐屬文雅。

晦聰道:「不敢當。蒙古、西藏、雲南三地,素來佛法昌盛。三位久受佛法光照,自是智慧明澈,還盼多加指點。」昌齊喇嘛說的是武學,晦聰方丈說的卻是佛法。少林寺雖以武功聞名天下,但寺中高僧皆以勤修佛法為正途,向來以為武學只是護寺持佛法的末節。

葛爾丹道:「聽說少林寺歷代相傳,其有七十二門絕技,威震天下,少有匹敵。方丈大師可否請貴寺眾位高僧一一試演,好讓小等一開眼界?」晦聰道:「好教殿下得知,江湖上傳聞不足憑信。敝寺僧侶勤修參禪,以求正覺,雖然也有人閑來習練武功,也只是強身健體而已,區區小技,不足掛齒。」葛爾丹道:「方丈,你這可太也不光明磊落了。你試演一下這七十二項絕技,我們也不過是瞧瞧而已,又偷學不去的,何必小氣?」

少林寺名氣太大,上門來領教武功之人,千餘年幾乎每月皆有,有的固是誠心求藝,有的卻是惡意尋釁,寺中僧侶總是好言推辭。就算來者十分狂妄,寺僧才迫不得已,出手反擊,總是教來人討不了好去。像葛爾丹王子這等言語,晦聰方丈早已不知聽了多少,當下微微一笑,說道:「三位若肯闡明禪理,講論佛法,老僧自當召集僧眾,恭聆教益。至於武功什麼的,本寺向有寺規,決計不敢妄自向外來的施主們班門弄斧。」

葛爾丹雙眉一挺,大聲道:「如此說來,少林寺乃是浪得虛名。寺中僧侶的武功狗屁不如,一錢不值。」晦聰微笑道:「人生在世,本是虛妄,本就狗屁不如,一錢不值。五蘊皆空,色身已是空的,名聲更是身外之物,殿下說敝寺浪得虛名,那也說得是。」

葛爾丹沒料得這老和尚竟沒半分火氣,不禁一怔,站起身來,哈哈大笑,指著韋小寶道:「小和尚,你也是狗屁不如,一錢不值之人么?」

韋小寶嘻嘻一笑,說道:「大王子當然是勝過小和尚了。小和尚確是狗屁不如,一錢不值。大王子卻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錢,這叫做勝了一籌。」站著的眾人之中,登時有幾人笑了出來。葛爾丹大怒,忍不住便要離座動武,隨即心想:「這小和尚在少林寺中輩份甚高,只怕真有些古怪,也未可知。」呼呼喘氣,將滿腔怒火強行按捺。

韋小寶道:「殿下不必動怒,須知世上最臭的不是狗屁,而是人言。有些人說出話來,臭氣衝天,好比……好比……嘿嘿,那也不用多說了。至於一錢不值,還不是最賤,最賤的乃是欠了人家幾千萬、幾百萬兩銀子,抵賴不還。殿下有沒有虧欠,自己心裡有數。」

葛爾丹張口愕然,一時不知如何對答。

晦聰方丈說道:「師弟之言,禪機淵深,佩服,佩服。世事因果報應,有因必有果。做了惡事,必有惡果。一錢不值,也不過無善無惡,比之欠下無數孽債,卻又好得多了。」禪宗高僧,無時無刻不在探求禪理,韋小寶這幾句話,本來只是譏刺葛爾丹的尋常言語,可是聽在晦聰方丈耳里,只覺其中深藏機鋒。

澄觀聽方丈這麼一解,登時也明白了,不由得歡喜讚歎:「晦明師叔年少有德,妙悟至理。老衲跟著他老人家學了幾個月,近來參禪,腦筋似乎已開通了不少。」

一個小和尚胡言亂語,兩個老和尚隨聲附和,倒似是和葛爾丹有意的過不去。

葛爾丹滿臉通紅,突然急縱而起,向韋小寶撲來。賓主雙方相對而坐,相隔二丈有餘,可是他身手矯捷,一撲即至,雙手成爪,一抓面門,一抓前胸,一股勁風已將他全身罩住。韋小寶便欲抵擋,已毫無施展餘地,只有束手待斃。

晦聰方丈右手袖子輕輕拂出,擋在葛爾丹之前。葛爾丹一股猛勁和他衣袖一撞,只覺胸口氣血翻湧,便如撞在一堵棉花作面,鋼鐵為里的厚牆上一般,身不由主的急退三步,待欲使勁站住,竟然立不住足,又退了三步,其時撞來之力已然消失,可是霎時之間,自己全身道竟也無影無蹤,大駭之下,雙膝一軟,便即坐倒,心道:「糟糕,這次要大大出醜。」心念甫轉,只覺屁股碰到硬板,竟已回坐入自己原來的椅子。

晦聰方丈袍袖這一拂之力,輕柔渾和,絕無半分霸氣,於對方撞來的力道,頃刻間便估量得準確異常,剛好將他彈回原椅,力道用得稍重,葛爾丹勢必會裂木椅,向後摔跌,力道用得略輕,他未到椅子,便已坐倒,不免坐在地下。來人中武功高深的,眼見他這輕輕一拂之中,孕育了武學絕詣,有人忍不住便喝出彩來。

葛爾丹沒有當場出醜,心下稍慰,暗吸一口氣,內力潛生,並不給這老僧化去,又是一喜,隨即想到適才如此魯莽,似乎沒有出醜,其實已大大的出醜,登時滿臉通紅,聽得身後有人喝彩,料想不是稱讚自己給人家這麼一撞撞得好,更是惱怒。

韋小寶驚魂未定,晦聰轉過頭來,向他說道:「師弟,你定力當真高強,外逆橫來,不見不理。《大寶積經》云:『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恆處寂滅之樂,一會妄心才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即樂。』師弟年紀輕輕,禪定修為,竟已達此『時時無心,刻刻不動』的極高境界,實是宿根深厚,大智大慧。」

他哪裡知道韋小寶所以非但沒有還手招架,甚至連躲閃逃避之意也未顯出,只不過葛爾丹的撲擊實在來得太快,所謂「迅雷不及掩耳」,並非不想掩耳,而是不及掩耳。晦聰方丈以明心見性為正宗功夫,平時孜孜兀兀所專註者,盡在如何修到無我的境界,是以一見韋小寶竟然不理會自己的生死安危,便不由得佩服之極,至於自己以「破衲功」衣袖一拂之力將葛爾丹震開,反覺渺不足道。

澄觀更加佩服得五體投地,贊道:「金剛經有云:『無我知,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晦明師叔已修到了這境界,他日自必得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葛爾丹本已怒不可遏,聽這兩個老和尚又來大讚這小和尚,當即大叫:「哈里斯巴兒,尼馬哄,加奴比丁兒!」

他身後武士突然手臂急揚,黃光連閃,九枚金鏢分擊晦聰、澄觀、韋小寶三人胸口。

雙方相距既近,韋小寶等又不懂葛爾丹喝令發鏢的蒙古語,猝不及防之際,必鏢勢勁力急,已然及胸,晦聰和澄觀同時叫聲:「啊喲!」晦聰仍是使「破衲功」,袍袖一掩,已將三鏢捲起,澄觀雙掌一合,使一招「敬禮三寶」,將三枚金鏢都合在手掌中,射向韋小寶的三鏢噗的一聲響,卻都已打在他的胸口。

這九鏢陡發齊至,晦聰和澄觀待要救援,已然不及,都大吃一驚,卻聽得噹噹郎郎幾聲響,三枚金鏢落在地下,韋小寶身穿護身寶衣,金鏢傷他不得。

這一來,大殿上眾人無不聳動,眼見這小和尚年紀幼小,居然已練成少林派內功最高境界的「金剛護體神功」,委實不可思議,均想:「難怪這小和尚能身居少林派『晦』字輩,與少林寺住持,成名已垂數十年的晦聰方丈並肩。」其實晦聰和澄觀接鏢的手段也都高明之極,若非內外功俱臻化境,決難辦到,只是韋小寶所顯的「本事」太過神妙,人人對這兩位老僧便不加註意了。

眾人群相驚佩之際,昌齊喇嘛笑道:「小高僧的『金剛護體神功』練到了這等地步,也可說不為易,只不過這神功似乎尚有欠缺,還不能震開暗器,以致僧袍上給戳了三個小洞。」故老相傳,這「金剛護體神功」練到登峰造極之時,周身有一層無形罡氣,敵人襲來的兵刃暗器尚未及身,已給震開,可是那也只是武林中傳說而已,也不知是否真有其人能夠練成。昌齊喇嘛如此說法,眾人都知不過是雞蛋里找骨頭,硬要貶低敵手身價。

韋小寶給三枚金鏢打得胸口劇痛,其中一枚撞在傷口之側,更是痛入骨髓,一口氣轉不過來,哪裡說得出話?只好勉強一笑。

眾人都道他修為極高,不屑與昌齊這等無理取鬧的言語爭辯。好幾個人心中都說:「你說他這路神功還沒練到家,那麼我射你三鏢,只怕你胸口要開三個大洞,卻不是衣服上戳破三個小洞。」只是眾人同路而來,不便出言譏刺。葛爾丹見韋小寶如此厲害,滿腔怒火登時化為烏有,心想:「少林派武功,果然大有門道。」

昌齊之道:「少林寺的武功,我們已見識到了,自然不是浪得虛名,狗屁不如。只不過聽說貴寺窩藏婦女,於這清規戒律,卻未免有虧。」晦聰臉色一沉,說道:「大喇嘛此言差矣!敝寺素不接待女施主進寺禮佛,窩藏婦女之事,從何說起?」昌齊笑道:「可是江湖上沸沸揚揚,卻是眾口一辭。」晦聰方丈微微一笑,說道:「江湖流言,何必多加理會?終須像晦明師弟一般,於外界橫逆之來,全不動心,這才是悟妙理,證正覺的功夫。」

昌齊喇嘛道:「聽說這位小高僧的禪房之中,便藏著一位絕色美女,而且是他強力綁架而來,難道晦明禪師對這位美女,也是全不動心么?」

韋小寶這時已緩過氣來,大吃一驚:「他們怎麼知道了?」隨即明白:「是了,那穿藍衫的姑娘逃了出去,自然是去跟她們師長說了。看來這些人是她搬來的救兵,今日搭救我老婆來了。他說我房中有個美女,那麼我老婆逃了出去,還沒跟他們遇上。」當即微微一笑,說道:「我房中有沒有美女,一看便知,各位有興,不妨便去瞧瞧。」

葛爾丹大聲道:「好,我們便去搜查個水落石出。」說著站起身來,左手一揮,喝道:「搜寺!」他手下的從人便欲向殿後走去。

晦聰說道:「殿下要搜查本寺,不知是奉了誰的命令?」葛爾丹說道:「是我本人下令就行,何必再奉別人命令?」晦聰道:「這話不對了。殿下是蒙古王子,若在蒙古,自可下令任意施為。少林寺不在蒙古境內,卻不由殿下管轄。」葛爾丹指著馬總兵道:「那麼他是朝廷命官,由他下令搜寺,這總成了。」他眼見少林僧武功高強,人數眾多,倘若動武,已方數十人可不是對手,又道:「你們違抗朝廷命令,那便是造反。」

晦聰道:「違抗朝廷的命令,少林寺是不敢的。不過這一位是雲南平西王麾下的武官,平西王權力再大,也管不到河南省來。」晦聰為人本來精明,只是一談到禪理,就不收得將世事全然置之度外,除此之外,卻是暢曉世務,與澄觀的一竅不通全然不同。

昌齊喇嘛笑道:「這位小高僧都答應了,方丈大師卻又何必借詞阻攔?難道這位美女不是在晦明禪師的房中,卻是在……是在……嘻嘻……在方丈大師的禪房之中么?」

晦聰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大師何出此言?」

葛爾丹身後忽有一人嬌聲說道:「殿下,我妹子明明是給這小和尚捉去的,快叫他們交出人來,否則我們決不能罷休,一把火將少林寺燒了。」這幾句話全是女子聲音,但說話之人卻是個男人,臉色焦黃,滿臉濃髯。

韋小寶一聽,即知此人便是那藍衫女郎所喬扮改扮,不過臉上塗了黃蠟,粘了假須,不禁大喜:「這幾日我正愁,老婆的門派不知道,姓名不知道,她背夫私逃,卻上哪裡找去?現今知道她們跟這蒙古王子是一夥,很好,很好,那便走不脫了。」

晦聰也認了出來,說道:「原來這位便是那日來到敝寺傷人的姑娘,另有一位姑娘,確曾在敝寺療傷,不是隨著姑娘一起去了嗎?」

那女郎怒道:「後來我師妹給這小和尚捉進你廟裡來了,這個老和尚便是幫手,是他將我師妹打倒的。」說著指著澄觀。

韋小寶大驚,心道:「啊喲,不好,澄觀老和尚不會撒謊,這件事可要穿了,那便如何是好?」一時無計。

那女郎手指澄觀,大聲道:「老和尚,你說,你說,有沒這回事?」

澄觀合十道:「令師妹女施主到了何處,還請賜告。我師叔中了她所下的劇毒,只有她本人才有解藥。女施主大慈大悲,請你趕快去求求令師妹,賜予解藥。雖然晦明師叔智慧深湛,勘破生死,對這事漫不在乎,所謂生死即涅磐,涅磐即生死,不過……唉……」

他顛三倒四的說了一大串,旁人雖然不能盡曉,但也都知道那女郎不在寺中,而且韋小寶被她下毒,正要找他拿解藥解毒,否則性命難保。眾人見他形貌質樸,這番話說得極是誠懇,誰都相信不是假話,又想:「就算寺中當真窩藏婦女,而住持又讓人搜查,少林寺百房千舍,一時三刻卻哪裡搜得出來?當真要搜,多半徒然自討沒趣。」

那女郎卻尖聲道:「我師妹明明是給你們擄進寺去的,只怕已給你們害死了。你們這些惡和尚傷天害理,毀屍滅跡,自然搜不到了。」說到後來,又氣又急,聲音中已帶嗚咽。

葛爾丹點頭道:「此話甚是。這個……這個小和尚不是好人。」

那女郎指著韋小寶罵道:「你這壞人,那天……那天在妓院里和那許多壞女人鬼混,又見到我師妹生得美貌,心裡便轉歹主意,一定是我師妹不肯……不肯從你,你就將她殺了。你妓院都去,還有什麼壞事做不出來?」

晦聰一聽,微微一笑,心想哪有此事。澄觀更不知妓院是什麼東西,還道是類似少林寺戒律院、達摩院、菩提院的所在,心道:「師叔勇猛精進,勤行善法,這是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在妓院中修行,那也很好啊!」

韋小寶心中卻是大急,生怕他一五一十,將自己在胡鬧都抖了出來。

忽然馬總兵身後走出一人,抱拳說道:「姑娘,小人知道這位小禪師戒律精嚴,絕無涉足妓院之事,只怕是傳聞所誤。」

韋小寶一見之下,登時大喜,原來此人便是在北京會過面的楊溢之。他當日衛護吳應熊前往北京,想來吳應熊已回雲南,這一趟隨著馬總兵到河南,他一直低下了頭,站在旁人身後,是以沒認他出來。

那女郎怒道:「你又怎麼知道?難道你認得他嗎?」

楊溢之神態恭敬,說道:「小人認得這位小禪師,我們世子也認得他。這位小禪師於我王府有極大恩惠,他出家之前,本是皇宮中的一位公公。因此去妓院什麼的,又是什麼強逼令師妹,決非事實,請姑娘明鑒。」

眾人一聽,都「哦」的一聲,均想:「如果他本是太監,自然不會去嫖妓,更不會強搶女子,藏入寺中。」

那女郎見了眾人神色,知道大家已不信自己的話,更是惱怒,尖聲道:「你怎麼知道他是太監?他如是太監,怎會說要娶……娶我師妹做……做老婆?但小和尚風言風語,這老和尚也是油嘴滑舌,愛計討人便宜。」說著手指澄觀。

眾人見澄觀年逾八旬,一副獃頭獃腦的模樣,適才聽他說話結結巴巴,辭不達意,普天下要找一個比他更不油嘴滑舌之人,只怕十分為難。這一來,對那女郎的話更加不信了,都覺今日貿然聽了她異想天開的一面之辭,來到少林寺出醜,頗為後悔。

楊溢之道:「姑娘,你不知這位小禪師出家之前,大大有名,乃是手誅大奸臣鰲拜的桂公公。我們王爺受奸人誣諂,險遭不白之冤,全仗這位小禪師在皇上面前一力分辯,大恩大德,至今未報。」

眾人都曾聽過殺鰲拜的小桂子之名,知他是康熙所寵的一個小太監,不由得「哦」了一聲,臉上顯露驚佩之色。

韋小寶笑道:「楊兄,多時不見,你們世子好?從前的一些小事,你老是掛在嘴上幹什麼?」

楊溢之跟隨著馬總兵上少室山來,除了平西王諸人之外,葛爾丹和昌齊喇嘛那伙人都不知他姓名,聽得韋小寶稱他為「楊兄」,兩人自是素識無疑。只聽楊溢之道:「禪師慈悲為懷,與人為善,說道小事一件,我們王爺卻是感激無已。雖然皇上聖明,是非黑白,最終能辨明,可是若非禪師及早代為言明真相,這中間的波折,可也難說得很了。」

韋小寶笑道:「好說,好說。你們王爺太也客氣了。」心下卻想:「我恨不得扳倒了你們這個漢奸王爺,只是皇上聖明,自己查知了真相,我這個順水人情想不做也不可得。總算當日結下了善緣,今天居然是這人來給我解圍。」

葛爾丹上上下下的向他打量,說道:「原來你就是殺死鰲拜的小太監。我在蒙古,也曾聽到過你的名頭。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那麼你的武功,並不是在少林寺中學的了。」

韋小寶笑道:「我的武功差勁之極,說來不值不笑。教過我武功的人倒是不少,這位楊大哥,就曾教過我一招『橫掃千軍』,一招『高山流水』。」說著站起身來,將這兩招隨手比劃。他沒使半分內勁,旁人瞧不出高下,但招式確是『沐家拳』無疑。

楊溢之道:「全仗禪師將這兩招演給皇帝上看了,才辨明我們王爺為仇家誣諂的冤屈。」

那女郎臉色不如先前氣惱,道:「楊大哥,這小……這人當真本來是太監?當真於平西王府有恩?」楊溢之道:「正是。此事北京知道的人甚多。」

那女郎微一沉吟,問韋小寶道:「那麼你跟我們姊妹……這樣……這樣開玩笑,是不是另有用意?」韋小寶道:「玩笑是沒有開,用意當然是有的。」心道:「我的用意要娶你妹子做老婆,不過這裡人多,說不出口。」那女郎問道:「什麼用意?」韋小寶微微一笑,並不答覆。眾人均想:「他既別有用意,當然不便當眾揭露。」

昌齊站起身來,合十說道:「方丈大師,晦明禪師,我們來得魯莽,得罪莫怪,這就告辭了。」晦聰合十還禮,說道:「佳客遠來,請用了素齋去。不過這位女施主……」他想你喬裝男人,混時寺來,不加追究,也就是了,再你吃齋,未免不合寺規。昌齊笑道:「多謝,多謝!免得方丈師兄為難,這餐齋飯,大家都不吃了罷。」

當下眾人告辭出來,方丈和韋小寶、澄觀等送到山門口。

忽聽得馬蹄聲響,十餘騎急馳而來。馳到近處,見馬上乘客穿的都是御前侍衛服色,共是一十六人。沒到寺前,十六人便都翻身下馬,列隊走近,當先二人正是張康年和趙齊賢。

張康年一見韋小寶,大聲道:「都……都……大人,你老人家好!」他本想叫「都統大人」,但見他身穿僧袍,這一句稱呼只好含糊過去。當下十六人齊向他拜了下去。

韋小寶大喜,說道:「各位請起,不必多禮。我天天在等你們。」

葛爾丹等見這十六人都是品級不低的御前侍衛,對韋小寶卻如此恭敬,均想:「這小和尚果然有些來歷。」清制總兵是正二品官,一等侍衛是正三品,二等侍衛正四品。張康年等官階雖較總兵為低,但他們是皇帝侍衛,對外省武官並不瞧在眼裡,只對馬總兵微一點頭招呼,便向韋小寶大獻殷勤。

葛爾丹見這些御前侍衛著力奉承韋小寶,對旁人視若無睹,心中有氣,哼了一聲,道:「走罷,我可看不慣這等樣子。」一行人向晦聰放丈一拱手,下山而去。

韋小玉邀眾侍衛入寺。張康年和他並肩而行,低聲道:「皇上有密旨。」韋小寶點了點頭。

到得大雄寶殿,張康年取出聖旨宣讀,卻只是向句官樣文章,皇帝賜了五千兩銀子給少林寺,修建僧舍,重修佛像金身,又冊封韋小寶為「輔國奉聖禪師」。晦聰和韋小寶叩頭拜謝。張康年道:「皇上吩咐,要輔國奉聖禪師克日啟程,前往五台山。」這事早在韋小寶意料之中,躬身應道:「奴才遵旨。」

奉過茶後,韋小寶邀過張康年、趙齊賢二人到自己禪房中敘話。張康年從懷中取出一道密旨,雙手奉上,說道:「皇上另有旨意。」

韋小寶跪下磕頭,雙手接過,見是人漆印密封了的,尋思:「不知皇上有什麼吩咐。聖旨上寫的字,他認得我,我不認得他。既是密旨,可不能讓張趙他們得知,還是去請教方丈師兄為是。他決不能泄匯漏了機密。」

於是拿了密旨,來到晦聰的禪房,說道:「方丈師兄,皇上有一道密旨給我,要請你指點。」拆開密旨封套,見裡面折著一大張宣紙,攤著開來,畫著四幅圖畫。

第一幅畫著五座山峰,韋小寶認得便是五台山。以南台頂之北畫著一座廟宇,寫著「清涼寺」三字。他曾在清涼寺多日,這三個字倒有點面熟,寫在別處,他是決計不識的,寫在廟上,便算是遇上了熟人了。

第二幅是一個小和尚走進廟宇,廟額上寫的也是「清涼寺」三字。小和尚身後跟著一群僧侶,眾僧頭頂寫著「少林寺和尚」五字。前面三字,韋小寶也識得,「和尚」兩字雖然不識,卻也猜得到。
第三幅畫的是大雄寶殿,一個小和尚居中而坐,嬉皮笑臉,面目宛然便是韋小寶,但身披大紅袈裟,穿了方丈的法衣,旁邊有許多僧人侍立。韋小寶瞧著畫中的小和尚和自己實在相像,越著越覺有趣,不覺笑了出來。

第四幅畫中這小和尚跪在地下,侍奉一個中年僧人。這僧人相貌清癯,正是出家後法名行痴的順治皇帝。

除了四幅圖畫處,密旨中更無其他文字。原來康熙雅擅丹青,知道韋小寶識字有限,便畫圖下旨。這四幅圖畫說得再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到清涼寺去做住持,侍奉老皇帝。

韋小寶先覺有趣,隨即喜悅之情消減,暗暗叫苦:「做做小和尚也還罷了,又要去做老和尚,那可糟糕之至了。」

晦聰微笑道:「恭喜師弟,皇上派你去住持清涼寺。清涼寺乃莊嚴古剎,建於北魏教文帝時,比少林寺尤早。師弟出主大寺,必可宏宣佛法,普渡眾生,昌大我教。」韋小寶搖頭苦笑,說道:「這住持我是做不來的,一定搞得笑話百出,一塌胡塗。」晦聰道:「聖旨中畫明要師弟帶領一群本寺僧侶,隨同前往。師弟可自行挑選。大家既是你相熟的晚輩,自當盡心輔佐,決無疏虞,師弟大可放心。」

韋小寶呆了半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皇帝思慮周詳,當時派自己來少林寺出家,早就安排下了今日之事。讓自己在少林寺住了半年有餘,得與群僧相熟,以便挑選合意僧侶,同赴清冰寺。老皇帝既已出家,決不願由侍衛官兵保衛,說不定竟然來個不別而行,從此再也找不到他。少林僧武功卓絕,由自己率領了保護皇帝,比之侍衛官兵是穩妥得多了。

何況此事乃天大機密,皇帝倘若派遣侍衛官兵,去保衛五台山的一個和尚,必定沸沸揚揚,傳得舉世皆知。眾侍衛中也必有識得老皇帝的。由一個少林僧入主清涼寺,卻十分尋常,以前清涼寺的住持澄光,本就是少林寺的十八羅漢之一。又想:「倘若小皇帝起初就命我去清涼寺出家,仍然太過引人注目,到少林寺來轉得一轉,就不會有人起疑心了。」想到此處,對康熙的布置不由得大地欽佩。

當下回去禪房,取出六千兩銀兩,命張康年待分賞給眾侍衛。張趙二人沒想到韋小寶做了和尚,還是這等慷慨,喜出望外,贊道:「自古以來,大和尚賞銀子給皇帝侍衛的,只有你韋大人一位,當真是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韋小寶笑道:「前無古僧,後來來僧。」

張康年低聲道:「韋大人,皇上派你辦什麼大事,我們不敢多問。你有什麼差遣,儘管吩咐好了。給你辦事就是給皇上辦事,大伙兒一樣的奮勇爭先。」趙齊賢道:「倘若韋大人要辦什麼事,一時不得其便,我們或許可以稍盡微力。比方……比方說,韋大人如果要少林寺中的武功秘本,我們就來放火燒寺,一場大亂,韋大人就可乘機動手。」張康年吃吃而笑,悄聲道:「是啊,這叫做乘火打劫,渾水摸魚。」

韋小寶一怔,隨即明白:「是了,他們一定在猜想皇上派我來少林寺做和尚,到底有什麼用意,這次交來的密旨之中,又說了些什麼。他們知道皇上好武,派我來少林寺出家,自然是盜取武功秘本了。」笑了一笑,也低聲道:「兩位放心!這個……我已經得手啦。」

張趙二人大喜,一齊躬身請安,道:「皇上洪福齊天,韋大人精明干煉,恭喜你立此大功。」趙齊賢道:「要不要讓我們給你帶出去?廟裡和尚若有疑心,韋小寶盡可解衣給他們搜查。」韋小寶笑道:「那倒不用。你們去回奏皇上,就說奴才韋小寶謹奉聖旨,已將圖畫牢牢記住,用心辦事,請皇上放心。」兩位應道:「是。」

趙齊賢想了片刻,已明白其中道理,道:「原來這些武功秘訣都是圖譜,韋小寶看熟後已牢牢記住。」張康年也即省悟,贊道:「那是更加好,倘若將秘本盜去,廟裡和尚自然會知道,終究……終究不如那個最好,看過後記住,卻是神不知鬼不覺。那也全仗韋大人天生的絕頂聰明,像我這等蠢才,就說什麼記不住。」韋小寶見二人誤會他所說的圖畫是少林寺武功圖譜,暗暗好笑,說道:「張兄不必太謙,在寺里慢慢的看,一天兩天不成,幾個月下來,終於記住了。」兩人齊聲稱是,心想你在寺在半年有餘,少林派武學的圖譜一定記了不少。

兩人告辭出去。韋小寶想起一事,問道:「剛才在山門外遇見一批人,你們可知是什麼來歷?」張趙二人道:「不知。」韋小寶道:「你們快去查查。這群人來到少林寺,鬼鬼祟祟,看樣子也是想偷盜寺進而的武功秘本。尤其是那個總兵,不知是誰的部下,他身為朝廷命官,竟膽敢想壞皇上的大事,委實大逆不道,存心造反。你們查到是何人主使,倒是一件大大的功勞。」二人喜道:「這個容易,他們下山不久,一定追得上。那總兵有名有姓,一查便知。」韋小寶明知那馬總兵是吳三桂的部下,卻故意誣謅,假作不知他來歷,讓一眾御前侍衛查知,稟告皇上邀功,遠勝於自己去誣告。

韋小寶又道:「跟這夥人在一起的,有個女扮男裝白衣少女,她們正在找尋另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美貌姑娘。這兩個姑娘,跟這件逆謀大事牽涉極多。你們去設法詳細查明,兩個女子叫什麼名字,什麼出身來歷。查明之後,送封信來。」這番話自然是假公濟私了。他差皇上的侍衛去追查自己的心上人,他們貪圖賞金,定然落力辦事。御前侍衛要查什麼案子,普天下官府都奉命差遣,如此雷厲風行的追查,豈有找不到的線索之理?

張趙二人拍胸擔保,定當查個水落石出,以報韋大人提拔之恩,知遇之恩,眷顧之情,重賞之惠。

© 本站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幫助請聯繫我們。
مقاطع سكس لبناني gokkoya.com كارتون سكس www sxe vidoes com indiandesiclips.com monster sex video real sex in india porndigger.mobi ramya krishnan images indian pornvideos newcooltube.mobi tube99 hindi audio xnxx.com justfreeporn.mobi desi upskirt
ستات العين ملت bfxll.com سكس ياسمين الخطيب قصص نيك الارشيف arabic-porn.com جوهره سكس افلام سكس عواجيز fransizporno.com نيك قطار mallu sex videos dunato.mobi xha master 24 oras news update onlineteleserye.net ang probinsyano jan 27 2022
hindiliks4u pakistanixxx.org fucking in hindi سكس اغتصاب في المطبخ pornfixy.com مناظر ساخنة lungi gay sex cumshotporntrends.com eroserotica xvideo.2 porndotcom.net telugusexvideous indian office quickie lunoporn.net hardcore sex for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