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兩下螢幕可以啟動自動閱讀模式
鹿鼎記 第二十四回 愛河縱涸須千劫 苦海難量為一慈(1)- 鹿鼎記

眾侍衛辭去後,韋小寶去見方丈,說道:「既有皇命,明日便須啟程,前赴清涼寺。」

晦聰方丈道:「自當如此。師弟具宿慧,妙悟佛義,可惜相聚之日無多,又須分別,未能多有切磋,同參正法,想是緣盡於此。不知師弟要帶同哪些僧侶去?」韋小寶道:「般若堂首座澄觀師侄是要的,羅漢堂的十八羅漢師侄是要的。」此外又點了十多名和他說得來的僧侶,一共湊齊了三十六名。

晦聰並無異言,將這三十六名少林僧召來,說道晦明禪師要去住持五台山清涼寺,叮囑他們隨同前去,護法修持,所由晦明禪師吩咐差遣,不可有違。

次日一早,韋小寶帶同三十六僧,與方丈等告別。來到山下,他獨自去看雙兒。

雙兒在民家寄住,和他分別半年有餘,乍看之下,驚喜交集,雖早聽張康年轉告,主人已在少林寺出家,也不知哭過多少場,這時親眼見他光頭僧袍,忍不住又哭了出來。

韋小寶笑道:「好雙兒,你為什麼哭?怪我這些日子沒來瞧你,是不是?」雙兒哭道:「不……不是的…。你……你……相公出了家……」韋小寶拉住她右手,提了起來,在她手背上輕輕一吻,笑道:「傻丫頭,相公做和尚是假的。」雙兒又喜又羞,連耳根子都紅了。

韋小寶細看她臉,見她容色憔悴,瘦了許多,身子卻長高了些,更見婀娜清秀,微笑道:「你為什麼瘦了?天天想著我,是不是?」雙兒紅著臉,想要搖頭,卻慢慢低下頭來。韋小寶道:「好了,你快換了男裝,跟我去罷。」雙兒大喜,也不多問,當即換上男裝,仍是扮作個書僮模樣。

一行人一路無話,不一日來到五台山下。剛要上山,只見四名僧人迎將上來,當先一名老僧合十問道:「眾位是少林寺來的師父嗎?」韋小寶點點頭。那老僧道:「這一位想必是法名上晦下明師父了。」韋小寶又點點頭。四僧一齊拜倒,說道:「得知禪師前來住持清涼,眾僧侶不勝之喜,已在山下等候多日了。」

自澄光回歸少林寺,清涼寺由老僧法勝住持。康熙另行差人頒了密旨給法勝,派他去長安慈雲寺作住持,一等少林僧來,便即交接。長安慈雲寺比清涼寺大行多,法勝甚是欣喜,派了四僧在五台山下迎接。

韋小寶等來到清涼寺中,與法勝行了交接之禮。眾僧俱來參見。玉林、行痴和行癲三僧卻不親至,只由玉林寫了個參見新住持的疏文。


法勝次日下山,西去長安,韋小寶便是清涼寺的一寺之主了。好在種種儀節規矩都有澄光等僧隨時指點,他小和尚做起方丈來,倒也似模似樣,並無差錯。

那日韋小寶與雙兒在清涼寺逐走來犯的敵人,救了合寺僧侶性命,眾僧都是親見,這時見他忽然落髮出家,又來清涼寺作住持,無不奇怪,但他於本寺有恩,各僧盡皆感服。韋小寶命雙兒住在寺外的一間小屋之中,以便一呼即至。

來清涼寺作住持,首要大事是保護老皇爺的周全,他詢問執事僧,和知玉林、行痴、行癲三僧仍住在後山小廟,當下也不過去打擾,和澄心大師商議後,命人在小廟半里處的東西南北四方,各結一座茅廬,派八名少林僧輪流在茅廬當值。

諸事一定,便苦等張康年和趙齊賢送信來,好知道那綠衫女姓名來歷,可是等了數月,竟沒絲毫信息,寂寞之時,便和澄觀拆解招式,把老和尚當作了「那個施主」,偶爾溜到雙兒的小屋中,跟她說說笑話,摸摸她的小手。有時想及:「我服了洪教主的『豹胎易筋丸』,倘若一年之內不送一部經書去神龍島,毒性發作起來,可不是玩的,算起來也沒剩幾個月了。我如變得又老又蠢,跟澄觀師侄一模一樣,我那綠衣老婆一見,便叫我『油嘴滑舌的老和尚』,再在她綠裙上剪下一幅布來,做頂帽子給我戴戴,那可差勁之至了!」

這一日,他百無聊賴,獨自在五台山到處亂走,心中想的只是那綠衫女郎,行到一條山溪之畔,見一株垂柳在風中不住晃動,心想:「這株柳樹若是這那綠衣老婆,老子自然毫不客氣,走上前去,一把抱住。她一定不依,使一招崑崙派的『千岩競秀』,接連向我拍下幾掌。那也沒什麼大不了,老子便使一招『沿門托缽』,大大方方的化去。澄觀師侄說這一招要使得舉重若輕,方顯得名門正派武功的風範。老子舉輕若輕,舉重若重,管他媽的什麼名門旁門,正派邪派?這一招發出,跟著便是一招『智珠在握』,左手抓住她左手,右手抓她右手,牢牢擒住,那是殺我的頭也不放開了……」

他想得高興,手上便一招一式的使出,噗噗兩聲,雙手各自抓住一根柳枝,將吃奶的力氣也用了出來,牢牢握住。忽聽得一人粗聲粗氣的道:「你瞧這小和尚在發顛!」

韋小寶吃了一驚,抬頭看時,見有三個紅衣喇嘛,正在向著他指指點點的說笑。韋小寶臉一紅,一時之間,只道自己心事給他們看穿了,堂堂清涼寺的大方丈,卻在荒山無人之處,想著要抓住一個美麗姑娘,實在也太丟臉,當即回頭便走。

轉過一條山道,迎面又過來幾個喇嘛。五台山上喇嘛廟甚多,韋小寶也不以為意,只是有了適才之事,不願和他們正面相對,轉過了頭,假意觀賞風景,任由那幾名喇嘛從身後走過。只聽得一名喇嘛說道:「上頭法旨,要咱們無論如何在今日午時之前,趕上五台山,真是急如星火,可是上得山來,什麼玩意兒都沒有。那不是開玩笑么?」另一名喇嘛道:「上頭這樣安排,總有道理的。你捨不得大同城裡那小娘兒,是不是?」

韋小寶聽了也不在意,對他們反而心生好感,心道:「這些喇嘛喝酒逛窯子,倒不假正經。老子真要出家,寧可做喇嘛,不做和尚。」

回到清涼寺,只見澄通候在山門口,一見到他,立即迎了上來,低聲道:「師叔,我看情形有些不大對頭。」韋小寶見他臉色鄭重,忙問:「怎麼?」

澄通招招手,和他沿著石級,走上寺側的一個小峰。韋小寶一瞥眼間,只見南邊一團團的無數黃點,凝神看去,那些黃點原來都是身穿黃衣的喇嘛,沒有一千,也有九百,三五成群,分布於樹叢山石之間。韋小寶嚇了一跳,道:「這許多喇嘛,幹什麼哪?」澄通向西一指,道:「那邊還有。」韋小寶轉眼向西,果然也是成千喇嘛,一堆堆的或坐或立。日光自東向西照來,白光閃爍,眾喇嘛身上都帶著兵刃韋小形容詞更是吃驚,道:「他們帶著兵刃,莫非……莫非……」眼望澄通。澄通緩緩點頭,說道:「師侄猜想,也是如此。」

韋小寶轉向北方,東方望去,每一邊都有數百名喇嘛,再細加觀看,但見喇嘛中有些披了深黃袈裟,自是一隊隊的首領了。韋小寶道:「他奶奶的,至少有四五千人。」澄通道:「一百二十五名首領,一共是三千二百零八十名喇嘛。」韋小寶贊道:「真有你的,數得這麼清清楚楚。」澄通道:「那怎麼辦?」

韋小寶無言可答。遇上面對面的難事,撒謊騙人,溜之大吉,自是拿手好戲,現今對方調集三千餘眾,團團圍困,顯然一切籌劃周詳,如何對付,那可半點主意也沒有了,聽澄通這麼問,也問:「那怎麼辦?」

澄通道:「瞧對方之意,自是想擄行痴大師,多半要等到晚間,四方合圍進攻。」韋小寶道:「幹麼現下不進攻?」澄通道:「五台山上,喇嘛的黃廟和咱們中原釋氏青廟向來和好。各位青廟多僧多,台頂十大廟,台外十大廟。黃廟的喇嘛雖然霸道,卻也不敢欺壓。倘若日間明攻,勢必引起各青廟的聲援。」

韋小寶道:「那麼咱們立刻派人出去,通知各青廟的住持,請他們大派和尚,大伙兒跟眾喇嘛決一死戰,有分教:五台山和尚鏖兵,青廟僧大戰喇嘛。」

澄通搖頭道:「五台山各青廟的僧人,十之八九不會武功,就是會武的,功夫也都是平平,沒聽說有什麼好手。」韋小寶道:「那麼他們是不肯來援手了?」澄通道:「赴援的也不會沒有,只怕是徒然送了性命而已。」韋小寶道:「難道咱們就此投降?」他鬥志向來不堅,打不過就想投降。澄通道:「咱們投降不打緊,行痴大師勢必給他們擄了去。」

韋小寶尋思:「行痴大師的身份,不知少林群僧是否知悉。」問道:「他們大舉前來擄劫行痴大師,到底是什麼用意?數月前就曾來過一次,幸得眾位好朋友將他們嚇退。這一次來的人數卻多得多了。」澄通沉吟道:「行痴大師定是大有來歷之人,不是牽涉到中原武林的興衰,便與青廟黃廟之爭有重大關連。此中原由,澄心師兄沒說起過。師叔既然不知,我們更加不知道了。」

韋小寶想起身上懷有皇帝親筆御札,可以調遣文武官員,說:「眼下事情緊急,我們少林僧武功雖高,可是寡不敵眾,三十七個和尚,怎敵得過他三千名喇嘛?我須得立刻下山求救。」澄通道:「只怕遠水救不著近火。」韋小寶道:「那麼咱們護送行痴大師,沖了出去。」澄通點頭道:「看來只有這個法子。咱們三十七名少林僧,再加上師叔的僮兒,要抵擋三千多名喇嘛,那是萬萬不能,但要從空隙中沖,卻也不是什麼難事。」韋小寶道:「就只怕行痴大師和他師父玉林大師不肯,他們說生死都是一般,逃不逃也沒什麼分別。」澄通皺眉道:「這就須請師叔勸上一勸。」

韋小寶搖頭道:「勸服行痴大師,還有法子,要勸那玉林老和尚,老子可是服輸啦,這叫做老鼠拉烏龜,沒下嘴的地方。」向下望去,只見一群群喇嘛散坐各處,似乎雜亂無章,卻又分布均勻,上山下山的通道更是人數眾多,眼見天色一黑,這三千喇嘛一涌而上,清涼寺中的和尚只有大叫「我佛慈悲」的份兒,心想:「他媽的,老子做什麼和尚,倘若做了喇嘛,這當兒豈不是得意洋洋,用不著擔半點心事?平時吃肉逛窯子,還不算在內。」

一想到「逛窯子」三字,腦海中靈光一閃,已有計較,當下不動聲色,道:「我回禪房睡他媽的一覺。」澄通愕然,瞪目而視。韋小寶不再理他,徑自下峰,回寺入房。

過不多時,澄心、澄觀、澄光、澄通四僧齊來求見。韋小寶讓四人入房,眼見各人臉有驚惶之色,他伸個懶腰,打個呵欠,懶洋尖的問道:「各位有什麼事?」

澄心道:「山下喇嘛聚集,顯將不利本寺,願聞方丈師叔應付之策。」韋小寶道:「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什麼好主意,只好睡覺了。大伙兒在劫難逃,只好逆來順受,刀來頸受,人家一刀砍來,用脖子去頂他一頂,且看那刀子是否鋒利,砍不砍得進去。」

澄心等三僧知他是信口胡扯,澄觀卻信以為真,說道:「眾喇嘛這些刀子看來甚是鋒利,我們的脖子是抵不住的。師叔,出家人與世無爭,逆來順受,倒是不錯。但刀來頸受,未免過分。當年達摩祖師,也沒教人只挨刀子不反抗,否則的話,大家也不用學武了。」韋小寶點頭道:「依澄觀師侄之見,刀來頸受是不行的?」澄觀道:「不行。但如拳來胸受,腳來腹受,倒還可以。」他內功深湛,對方向他拳打足踢,也可不加抵擋,只須運起內功,自可將人拳腳反彈出去。

韋小寶道:「那些喇嘛都帶了戒刀禪杖,不知有什麼法子,能開導得他們不用兵刃?」澄觀一呆,道:「這些喇嘛只怕不可理喻,要他們放下屠刀,似乎非一朝一夕之功。」

韋小寶道:「這就難了,不知四位師侄,有什麼妙計?」澄心道:「為今之計,只有大伙兒保了玉林、行痴、行癲三位,乘隙衝出。他們旨在擄劫行痴大師,寺中其餘僧侶不會武功,諒這些喇嘛也不會加害。」韋小寶道:「好,咱們去跟那三位老和尚說去。」

當下率領了四僧,來到後山小廟。小沙彌通服進去,玉林等聽得住持到來,出門迎迓。一見之下,玉林、行痴、行癲都是大為錯愕。三僧只說新住持晦明禪師是少林寺晦聰方丈的師弟,是一個位年紀甚輕的高僧,不料竟然是他。

玉林和行痴登時便即明白,那是出於皇帝的安排,用意是在保護父親。釋家規矩甚嚴,住持是一廟之主,玉林等以禮參見。韋小寶恭敬還禮,一同進了禪房。

玉林請他在中間的蒲團坐下,餘人兩旁侍立。韋小寶心中大樂:「老子中間安坐,老皇爺站在旁邊侍候,就是小皇帝也沒這般威風。」強忍笑容,說道:「玉林大師,行痴大師,兩位請坐。」玉林和行痴坐了。

玉林說道:「方丈大師住持清涼,小僧等未來參謁,有勞方丈大駕親降,甚是不安。」韋小寶道:「好說。小衲知道三位不喜旁人打擾,因此一直沒來看你們。若不是今日發生了一件大事,小衲還是不會來的。」他常聽老和尚自己謙稱「老衲」,心想自己年紀小,便自稱「小衲」。眾僧聽他異想天開,杜撰了一個稱呼出來,不覺暗暗好笑。玉林道:「是。」卻不問是何大事。

韋小寶道:「澄光師侄,請給三位說說。」玉林知道新住持法名「晦明」,也知少林寺「晦」字輩比「澄」字輩高了一輩,但眼見這小和尚油頭滑腦,卻對這位本寺前任住持,莊嚴慈祥的有德老僧口稱「師侄」,還是心下一怔。

澄光恭恭敬敬的應了,便將寺周有數千喇嘛重重圍困等情說了。

玉林閉目沉思半晌,睜開眼來,說道:「請問方丈大師,如何應付。」

韋小寶道:「這些喇嘛僧在本寺周圍或坐或立,只是觀賞風景,別無他意。這裡風景清雅,他們來遊山玩水,也是有的。」行顛忍不住道:「倘若中觀賞風景,不會將本寺團團圍住,好幾個時辰不去。他們定是想來捉了行痴師兄去。」韋小寶道:「小衲心想天下青廟黃廟,都是我佛座下的釋氏弟子,他們如要請行痴大師去,也必是仰慕三位大師佛法深湛,請你們去喇嘛廟講經說法。說不定眾喇嘛仰慕我中土佛法,大家不做喇嘛,改做和尚,那也是極好的機緣。」行顛連連搖頭,不以為然,說道:「未必,未必。」

澄觀道:「方丈師叔,那麼他們為什麼都帶了兵器呢?」韋小寶合十道:「他們帶了禪杖戒刀,聲勢洶洶,或許真是想殺寺中僧侶之頭。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們自當刀來頸受,這叫做我不給人殺頭,誰給人殺頭?不生不死,不垢不凈。有生故有滅,有頭故有殺。佛有三德:大定、大智、大悲。眾喇嘛持刀而來,我們不聞不見,不觀不識,是為大定;他們舉刀欲砍,我們當他刀即是空,空即是刀,是為大智;一刀刀將咱們的光頭都砍將下來,大家鳴呼哀哉,是為大悲。」他在寺中日久聽了不少佛經中的言語,便信口胡扯一番。澄觀道:「方太師叔,這大悲的悲字,恐怕是慈悲的悲,不是悲哀的悲。」

韋小寶微笑道:「師侄也說得是,想我佛割肉喂鷹,捨身飼虎,實在大慈大悲之至。那些喇嘛雖然凶頑,比之惡鷹猛虎,總究會好些,那麼我們捨身以如惡喇嘛之願,也是大慈大悲之心。」澄觀合十道:「師叔妙慧,令人敬服。」韋小寶道:「昔日玉林大師曾有言道:『出家人與世無爭,逆來順受。清涼寺倘然真有禍殃,那也是在劫難逃。』我們一齊在惡喇嘛刀下圓寂,同赴西方極樂世界,一路甚是熱鬧,倒也有趣得緊。」

眾僧面面相覷,均想韋小寶的話雖也言之成理,畢竟太過迂腐,恐怕是錯解了佛法。澄心、澄通又覺這些言語與他平素為人全然不合,料想他說的是反話,多半是要激得玉林與行痴自行出言求救。只有澄觀一人信之不疑,歡喜讚歎。

眾僧默然半晌。行顛突然大聲道:「師父曾說,西藏喇嘛要捉了師兄去,乃是想虐害萬民,要佔咱們這花花世界。咱們自己的生死不打緊,千千萬萬的百姓都要受他們欺侮壓迫,豈不是大大的罪業?師父曾道,咱們決不能任由他們如此胡作非為。」

韋小寶點頭道:「師兄這番話很是有理,比之小衲所見,又高了一層。只是眼下喇嘛勢大,咱們只怕寡不敵眾。」行顛道:「我們保護了師父師兄,沖將出去,料想惡喇嘛也擋不住。」韋小寶道:「就恐怕爭鬥一起,不免要殺傷眾喇嘛的性命。阿彌陀佛,我佛有釋家諸戒,首戒殺生。這便如何是好?」行顛道:「是他們要來殺人,我們迫不得已,但求自保。能夠不殺人,當然最好,可也不能眼睜睜的束手待斃。」

忽然門外腳步聲響,少林僧澄覺快步進來,說道:「啟稟方丈師叔,山下眾喇嘛剛才一齊上山,又逼近了約莫一百丈,停了下來。」韋小寶道:「為什麼上了一段路,卻又停下?恐怕是忽受我佛感化,生了悔悟之心,明白了回頭是岸的道理。」

行顛大聲道:「不是的,不是的,他們只待天一黑,便一鼓作氣,衝進來了。」他昔年是正黃旗大將,進關時身經百戰,深知行軍打仗之法,後來才做順治的御前侍衛總管。

韋小寶道:「待他們一進本寺大雄寶殿,見到我佛如來的莊嚴寶相,忽然懸……懸什麼勒馬,也是有的。」行顛怒道:「你這位小方丈,實在胡……胡……唉,不會的。」他本想說「實在胡塗」,總算想到不可對方丈無禮,話到口邊,忽然懸崖勒馬。

玉林一直默不作聲,聽著眾人辯論,眼見行顛額頭青筋迸現,說話越來越大聲,微微一笑,說道:「行顛,你自己才實在胡塗。方丈大師早已智珠在握,成竹在胸,你又何必多所憂慮?」行顛一怔,道:「啊,原來方丈大師早有妙策。」

韋小寶愁眉苦臉,說道:「我妙策是沒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大家既然都說衝出去的好,那麼咱們就衝出去罷!只不過若非迫不得已,千萬不可多傷人命。」行顛和澄心一齊稱是。韋小寶道:「那麼大家收拾收拾,一等天黑,他們還沒動手,咱們先沖了下去。向東衝到阜平縣縣城,這些喇嘛再惡,總不敢公然來攻打縣城。」行顛等又都稱善。

行痴忽然說道:「我是不祥之身,上次已為我傷了不少性命。就算這次逃過了厄難,他們仍然死心不息。多造殺業,終無已時。」

行顛道:「師兄,這些惡喇嘛想將你綁架了去,殘害天下百姓。」行痴嘆道:「我是世間禍胎,等得他們到來,我當眾自焚其身,讓他們從此死了這條心,也就是了。」行顛急道:「皇……皇……不,師兄,那是萬萬不可,我代你焚身便是。」行痴微微一笑,道:「你代我焚身,有何用處?他們只是要捉了我去,有所挾制而已。」

眾僧默然半晌。玉林道:「善哉,善哉!行痴已悟大道,這才是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真義。」韋小寶心中罵道:「臭和尚,他說的是真義,我說的便是假義了?」玉林又道:「待會眾喇嘛到來,老衲和行痴一同焚身,方丈大師和眾位師兄不可阻攔。」

韋小寶和眾僧面面相覷,盡皆駭然。

行痴緩緩道:「昔日攻城掠地,生靈塗炭,小僧早已百死莫贖。今日得為黎民捨身,亦不過以償當年罪業之萬一。倘若再因小僧而爭鬥不息,多傷人命,那更增我的罪業了。我意已決,還請各位護持,成此因緣。若能由此而感化眾位喇嘛,去惡向善,更是一件好事。」說著站起身來,向韋小寶及少林五僧合十躬身。

澄心等見他神色,顯是心意甚堅,難以進言,只得辭出,回到文殊殿中。韋小寶招集三十六名少林僧,說知此事。眾僧都道,兩位大師要自焚消業,那是萬萬不可,事到臨頭,只好以武力阻止。

韋小寶道:「大家都要保護三位大師周全,是不是?」眾僧齊道:「是!」韋小寶道:「那也不難。大家聽我的話。你們三十六位,現下衝出寺去,齊攻東路,裝作向山下突圍,可是難以成功,又退回寺中,不過須得順手牽羊,擒拿四五十名喇嘛上來。」澄心道:『方丈之意,是否將這些喇嘛作為人質,使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若是如此,那麼所擒拿的位份越高越好。」

韋小寶道:「要擒拿大喇嘛恐怕不容易,不免多有殺傷,咱們只須捉來幾十個小喇嘛也就夠了。」眾僧不明他用意,但方丈有命,便都奉令出寺。

過不多時,只聽得山腰裡喊聲大作,韋小寶站在鼓樓上觀看,見三十六名少林僧沖入喇嘛群中,刀光閃動,打了起來。

這三十六名僧人都是少林寺高手,尋常喇嘛自然不是敵手,衝出數十丈後,擋路的喇嘛愈聚愈多。澄心等拳打足踢,掌劈指戳,頃刻間打倒了數十人。澄心高聲叫道:「敵人勢大,沖不出去,暫且回寺,再作道理。」他內力深厚,這幾句呼聲遠遠傳了出去,山谷鳴響。澄通也縱聲叫道:「沖不出去,如何是好?」澄心叫道:「大家捉些喇嘛回去,教他們有所顧忌,不敢胡亂害人。」眾僧或雙手各抓一名喇嘛,或肩上扛了一名,轉身入寺。澄心與澄光斷後,又點倒數人。但聽得喇嘛陣後有人以藏語傳令。眾喇嘛吶喊叫罵,卻不追來。

韋小寶笑嘻嘻的在寺門前迎接,一點人數,擒來了四十七名喇嘛。回到文殊殿中,韋小寶道:「把這些傢伙全身衣服剝光了,每人點上十八道穴,都去鎖在後園柴房之中。」

眾僧均覺方丈這道法諭高深莫測,當下將四十七喇嘛都剝得赤條條地,身上加點穴道,鎖入柴房。

韋小寶合十說道:「世間諸色相,皆空皆無,無我無人,無和尚無喇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和尚即喇嘛,喇嘛即和尚。諸位師侄,大家脫下袈裟,穿上喇嘛的袍子罷!」眾僧盡皆愕然,面面相覷。

韋小寶大聲叫道:「雙兒,你過來,幫我扮小喇嘛。」雙兒一直候在殿外,當即進殿,檢了一件最小的喇嘛袍子,助他換上。韋小寶身材矮小,穿了仍是太大,便拔出匕首,將袍子下和衣袖都割了一截,腰間束上衣帶,勉強將就,帶上喇嘛冠,宛然便是個小喇嘛,對雙兒道:「你也扮個小喇嘛。」

澄光問道:「師叔改穿喇嘛服色,不知是何用意?」澄觀道:「咱們向喇嘛投降,改歸黃教嗎?」韋小寶道:「非也!大家扮作喇嘛,涌到後邊小廟,將玉林、行痴、行顛三個和尚捉住,點了他們穴道,再將他們再上喇嘛衣衫……」

澄通聽到這裡,鼓掌笑道:「妙計,妙計!咱們幾十個假喇嘛黑夜中向山下衝去,眾喇嘛難分真假,那就難以阻攔了。」眾僧一齊稱善,登時笑逐顏開。他們自然誰都不知,韋小寶這條妙計,不過是師法當日假扮妓女,得脫大難的故智。

澄心道:「如此沖將出去,不須多所殺傷,最是上策。」澄光躊躇道:「只不過冒犯了行痴大師他們三位,未免不敬。」韋小寶道:「阿彌陀佛,救了三命,勝造三七二十一級浮屠。小小冒犯,勝於烈火焚身。」澄光道:「師叔說得是。」當下眾僧一齊脫下僧袍,換上喇嘛衣衫。眾僧平生謹讀戒律,端嚴莊重,這時卻跟著韋小寶做此胡鬧之事,眼見穿上喇嘛衣衫之後形相古怪,人人忍不住好笑。

韋小寶道:「各人把僧袍包了,帶在身上,脫困後再行換過。衝下山後,倘若失散,齊到阜平縣吉祥寺會齊。」命雙兒收拾了銀兩物事,包作一包,負在背上。

堪堪等到天色將黑,韋小寶道:「大家在臉上塗些香灰塵土,每人手中提一桶水,這就動手罷!」眾僧聽了法諭,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當下捧土抹臉,提了水桶兵刃齊向山後奔去。來到小廟之外,眾僧唏哩花拉,高聲吶喊,向廟中衝去。

玉林、行痴、行顛三人已決意自焚,在院子中堆了柴草,身上澆滿了香油,只待眾喇嘛攻到,向他們說明捨身自焚用意,便即點火,哪知眾喇嘛說來便來,事先竟沒半分徵兆,待聽得「嗚嚕嗚嚕,花差花差」似藏語非藏語的怪聲大作,數十名喇嘛已衝進廟來。

玉林朗聲道:「眾位稍待,老衲有幾句話說……」驀地里當頭一桶冷水澆將下來,跟著數十桶冷水潑到三人身上。這一下迅雷不及掩耳,別說三人來不及點火自焚,就算已經點著了,也被立時澆熄。

雙兒縱身過去,先點了行顛穴道,行痴不會武功,玉林武功不弱,卻不願出手抗禦,混亂中都被點了穴道。眾僧七手八腳,脫下三人僧袍,將喇嘛袍服套在三人身上。韋小寶有心有說杜撰藏話,生怕給玉林聽出口音,只好忍住,向雙兒一努嘴,雙兒取過燭台,便將院中堆著的柴燒了起來。韋小寶見行顛黃金杵放在殿角,想取了帶走,為料金杵沉重,竟然提之不動,澄通伸手抓起。韋小寶一揮,眾僧將行痴等三僧擁在中間,向東衝下山來。

只奔出數十丈,小廟中黑煙與火光衝天而起,這大堆柴草上早已淋滿了香油,極易著火。山腰間眾喇嘛見到火起,大聲驚叫,登時四下大亂。領頭的喇嘛派人上來救火。火把光下見到韋小寶等眾僧,都道是自己人,混亂之中,又有誰來盤問阻擋?

眾僧來到山下,已將大隊喇嘛拋在路後,回頭向山上望去,但見火光燭天,那座小廟已燒穿了頂。澄通道:「這座小廟一燒,他們又找不到行痴大師,只道他已燒死在小廟之中,就此死了這條心,再也不來滋擾,倒是一件好事。」澄光點頭道:「師弟之言有理。」

韋小寶命澄觀瘵行痴等三人身上穴道解了,說道:「多有得罪,還請莫怪。」

行痴等剛才穴道被點,動彈不得,耳目卻是無礙,見到經過情形,早明白是少林僧設法相救。行顛大聲喝彩,說道:「妙計,妙計!大伙兒輕輕易輕便逃了出來。方丈大師,你是救我的性命,多謝你還來不及,誰來怪你?」行痴決意焚身消業,行顛忠心耿耿,只好陪著殉生,但心中畢竟是不願就此便死,此時得脫大難,自是歡喜之極。行痴微笑道:「不傷一人而化解此事,的是難能可貴。」

忽聽得迎面山道上腳步聲響,大隊人群快步奔來。澄通道:「師叔,有大批喇嘛殺過來了。」韋小寶道:「咱們沖向前去,嘴巴嘰哩咕嚕一番,見到他們時臉上露出笑容,伸手向山上指去,總之不可與他們動手。」眾僧一齊遵命,連行痴和玉林也都點頭。

韋小寶心中大樂:「老皇爺聽我號令,老皇爺的師父也聽我號令。」

眾僧將行痴護在中間,沿大道奔去。

只見山坳衝出一股人來,手執燈籠火把,卻不是喇嘛,都是朝山進香的香客,頸中掛了黃布袋,袋上寫著「虔誠進香」等等大字。一眾少林僧奔到近處,均是一呆,澄通等早已住口,澄觀等頭腦不大靈敏,卻還在亂叫「杜撰藏語」。

香客中走出一名漢子,大聲喝道:「你們幹什麼的?」這人身材魁梧,聲音洪亮。韋小寶一見大喜,認得他是御前侍衛總管多隆,當即奔上,叫道:「多大哥,你瞧小弟是誰?」

多隆一怔,從身旁一人手中接過燈籠,移到他面前一照。韋小寶向他擠眉弄眼,哈哈大笑。多隆驚喜交集道:「是……是韋兄弟,你……你怎麼在這裡?又扮作個小喇嘛模樣?」韋小寶笑道:「你又怎麼到了這裡?」

說話之間,多隆身後又有一群香客趕到,帶頭的香客卻是趙齊賢。韋小寶一看,這些香客都是御前侍衛所扮,其中倒有一大半相識,眾侍衛圍了上來,嘻嘻哈哈的十分親熱。

韋小寶低聲問多隆道:「皇上派你們來的?」多隆低聲道:「皇上和太后到五台山來了,現下在靈境寺中。」韋小寶驚喜交集,道:「皇上到五台山來了?那好極了!好極了!」心想:「那老婊子也來幹什麼?老皇爺恨不得殺了她。」

不多時又到了一批驍騎營的軍官士兵,也都扮作香客。韋小寶問:「除了御前侍衛之外,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也都隨駕來此。」韋小寶道:「那怕不有三四萬官兵?」多隆道:「一共是三萬四千多人。」韋小寶笑道:「護駕諸營的總管是誰?」多隆道:「是康親王。」韋小寶笑道:「那也是老朋友了。」向趙齊賢招手,等他走近,說道:「趙大哥,請你去稟報康親王,我要調動人馬,辦一件大事,事情緊急,來不及向他請示了。」趙齊賢應命而去。

跟著驍騎營正黃旗都統察爾珠也到了。韋小寶道:「多老哥,都統大人,有數千西藏喇嘛,定是得知皇上進香的訊息,刻下團團圍住清冰寺,造反作亂。你們兩位立即去把這干反賊拿下,這可一件大大的功勞。」兩人大喜,齊向韋小寶道謝。說道:「韋大人送功勞給我們,真是何以克當。」韋小寶道:「大家忠心為皇上辦事,分什麼彼此?這叫做有福同享,有難共當。」兩人當即傳下令去,把守四周山道,點齊猛將精兵,向山上殺去。

© 本站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幫助請聯繫我們。
مقاطع سكس لبناني gokkoya.com كارتون سكس www sxe vidoes com indiandesiclips.com monster sex video real sex in india porndigger.mobi ramya krishnan images indian pornvideos newcooltube.mobi tube99 hindi audio xnxx.com justfreeporn.mobi desi upskirt
ستات العين ملت bfxll.com سكس ياسمين الخطيب قصص نيك الارشيف arabic-porn.com جوهره سكس افلام سكس عواجيز fransizporno.com نيك قطار mallu sex videos dunato.mobi xha master 24 oras news update onlineteleserye.net ang probinsyano jan 27 2022
hindiliks4u pakistanixxx.org fucking in hindi سكس اغتصاب في المطبخ pornfixy.com مناظر ساخنة lungi gay sex cumshotporntrends.com eroserotica xvideo.2 porndotcom.net telugusexvideous indian office quickie lunoporn.net hardcore sex forced